尜读音为“ga”,二声。
下面就是“尜”。

我老家是鲁西北平原。农闲时节,小孩们就爱打“尜”,大人也有玩的。
这个游戏的工具很简单。找一段硬度较高,长短粗细适中的木棍,将两头削尖,就成了“尜”,原料以枣木、梨木、柽柳为佳。另找一个粗细长短适中的木棒作为打尜的用具,以柳木、槐木为佳。我们老家有“枣木“尜”,柳木棍,越打越带劲”的说法。
再在地上画一个方框,叫做城。城的正面画一个竖杠,是城门。城门是开始打“尜”的起始区域。

打“尜”的人分成两伙,用“鸡狗尜”(即将军宝)的方法决定谁先打。“尜”放在“城”里,用木棒一砸“尜”的尖头,“尜”便飞起来,然后再用手中的木棒击打飞在空中的尜。另一伙跟着去捡“尜”,使劲往“城”里扔。能扔进“城”里,打“尜”的权力便转交给这一伙;如扔不进“城”,便仍由原来的人打。遇到打尜的高手,尜离城越来越远,有时候直接打到别的村去了。捡尜扔尜我们老家叫“喝卯”。有时会喝的大汗白流,只好认输,当孬种。
打“尜”的方式有多种,规则需要提前讲好,比如“一溜小火鞭”,就是如果将尜在地上敲起后,能够在空中击中,就接着再打,直至在空中打空为止。在地上打的这一次叫做“啪”,还有“棒”,打法是左手拿“尜”,右手持棒,左手将“尜”松开或是丢出,右手持棒击打。可以组合,“啪”加“棒”。当然,主要的技术还是“啪”。
我当年打“尜”还是一把好手呢,可惜好多年没打过“尜”了,老家的小孩也很少有玩这种游戏的了。昨晚和一个朋友喝酒聊天,讲起了不少童年趣事,其中说到“打尜”。朋友是泰安人,他所讲的“打尕”似乎是另一种游戏——打陀螺,我们那里叫抽老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