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八旬教授网恋闪婚不应为年轻人所效仿

(2008-10-27 15:29:57)
标签:

婚姻

闪婚

中央美院

吴介琴

成都

情感

分类: 鼠标讲故事

刚刚在网上看到一则消息,中央美院81岁教授与网友见面3天后闪婚,先看看具体消息:

 在网上认识10天后,中央美院81岁的教授吴介琴就和58岁的成都阿姨蒋晓辉一见钟情,见面3天,他和她便许下终身。昨天,两人的西式婚礼在顺义一家度假村举行,不少人闻讯而来,为这对老年闪婚族送上祝福。“我是80岁的年纪,30岁的灵敏,20岁的心态。”吴介琴老人笑呵呵地说。

  婚礼现场:老人当众发表爱情宣言

  昨天上午,吴介琴与小自己23岁的“川妹子”蒋晓辉一起走进结婚殿堂。上午10时,和众多年轻漂亮的女孩子站在一起的蒋晓辉身披婚纱,略显紧张却满脸幸福。蒋晓辉告诉记者,她虽然有过婚姻,但是上次没有穿过婚纱,所以今天格外难忘。镜头里的蒋晓辉显得甜蜜而美丽。

  吴介琴一直在紧张地等候新娘子的到来,看到蒋晓辉缓缓走来,吴介琴热情地挥舞起手中的鲜花,大声地说:“晓辉,我爱你,嫁给我吧!”吴介琴的热情赢得了全场的热烈掌声。仪式开始,当司仪问起“你是否愿意娶蒋晓辉为妻”时,吴介琴大声答道“是!”这时,蒋晓辉的眼中露出点点泪光。激动之余,吴介琴老人当众热情地拥吻了蒋晓辉。

  恋爱经过:网聊10天赶往成都寻爱

  去年9月13日,吴介琴老人在某交友网站上“发现”了成都的蒋晓辉。“看了她的照片,就觉得她是我要找的那个人。”吴介琴说,自从63岁那年和前妻离婚后,他一直是一个人生活。为了方便和远在美国的女儿联络,他添置了一台电脑,并开始学着使用,没想到就是这台电脑带给了他一段最美的缘分。

  吴介琴出生在一个电影世家,后来在中央美院雕塑艺术研究所从事专业艺术创作。此后他又出国访问教学十多年,直到1998年回国。回国后,吴介琴当起了英文老师,并开始搞起音乐创作。性格开朗乐观的他看起来只有六七十岁。

喜欢在网上聊天的吴介琴认识蒋晓辉10天后,吴介琴就忍不住到了成都,见到了蒋晓辉。“见到蒋晓辉的第一面就知道自己找到真爱了。”吴介琴说。见面三天后,两人就决定闪婚,“我不在乎别人怎么看,独立看世界是我的原则。”吴介琴说,他不在乎别人说他这么大年纪了还“网恋”,因为网络不仅仅是属于年轻人的。

两位老人的闪婚可以说给平静的互联网又扔下了一枚中磅炮弹。许多朋友不仅充满许多疑问,81岁,三天闪婚,还网恋,能有真爱吗?他们能了解多少?这样的婚姻感情基础能牢固吗?

其实我倒觉得,这几个问题对于两位老人来说,基本不存在。

一:年龄。一位81岁的中央美院教授一生的丰富经历,足以让他在三分钟之内看透一个人,所以三天时间用的都有点长。三分钟足够了。

二:网恋,其实网络就是他们的一个大媒人,对于他们来说,究竟是通过网络认识,还是婚介认识,还是朋友介绍认识,都无关紧要。关键在于他们在寻找一份真爱,他们上网并不是来寻求刺激的,所以,网恋虚幻对他们来说不存在。

三:感情基础:我觉得对于两位老人来说,他们的感情比年轻人来的还要纯洁,他们奋斗了一辈子,现在需要的就是一个伴,一个可以天天一起聊天,一起做饭,一起逛公园的一个伴。他们不会受车,房,钱等因素的困扰,对于他们来说,这些早已经是身外之物。所以,这样的感情基础牢靠。

真心的祝福两位老人!

两位老人的结合为中国单身的老年朋友做了一个好的榜样,大家完全可以抛却世俗的看法,出来大胆的追求自己的幸福。

忠告一句:这种行为,年轻人千万不能效仿。两位老人的行为可以说是特殊情况,特殊处理。老人81岁高龄注定了他不可能再象18岁的年轻人一样一谈四五年,那样的话,他再出来追求幸福就变的毫无意义,极有可能幸福还没有追求到,一切便已经烟消云散。

现代年轻人生活压力大,交际圈子窄,未来将会有很多的年轻人通过网络这个大媒人来追求自己的幸福,网恋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闪婚绝对不可取,对于年轻人来说,还是应该遵循先了解,再恋爱,再结婚的规律。结婚毕竟是终身大事,还是要慎重考虑。我们需要考虑双方的家庭,需要考虑双方的收入,需要考虑对方的性格和自己适合不适合,还要考虑对方的上进心,责任心,道德观等等因素。年轻人不可能象81岁的老人一样,潇洒的三天闪婚。毕竟,年轻人经历少,对生活和感情经验少,没有81岁老人那样的辨别能力和经济基础。

两位老人网恋,闪婚加入赘的时尚玩法,年轻人切不可效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