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大学生自主创业实用手册(摘要5)
5.5 好的创业项目=成功的一半
进行自主创业还有一个很关键的选择,就是创业项目的方向。麦可思的调查结果或许会在创业项目的选择上给你一些有益的提示:
(1)创业项目与创业者专业学习的相关性不大
如下图所示,比起其他就业群体来,创业项目与创业者专业学习的相关性不大,与专业的相关性不到受雇就业者的一半。这是因为普遍来看,创业更需要管理、决策、沟通等基本能力以引导创业项目走向正轨,而专业能力不足则可以通过雇用拥有相关技术的员工来弥补。

(2)应届毕业生自主创业者的专业类分布较集中
从专业大类上,可以看出,工学、文学、管理学专业毕业生是主要的本科创业人员来源,占了约76%。

自主创业人员集中在电气信息类、工商管理类等专业中类上面。本科一共有154个专业中类,排前三位的专业中类占到了创业人员的46.7%,创业人员集中在电气信息类、工商管理类、艺术类等专业中类上面。(图略)
(3)毕业生自主创业的行业技术成分不高
·行业分布
在排前五位的行业中,创新水平较高的各类专业设计与咨询服务业,媒体、信息及通信产业加起来仅约14%,比例偏低;而零售商业、批发商业就占到了约40%,目前毕业生的自主创业中的技术成分不高。

·自主创业者所扮演的职业角色较集中
创业者的职业分布代表其工作内容与角色定位,如下图所示创业者担任最多的是企业管理工作,其次是销售工作。

毕业生的自主创业中的技术成分不高可能是因为,大部分进行自主创业的本科生不具备开发科技产品的能力,这和在本科阶段学习的知识和接受的能力训练有限有关。
据此,一方面,对于少数已取得科技产品开发成果的本科毕业生创业者,如果产品具有市场价值,应当把握自己产品的市场价值,以此为核心进行科技创业;另一方面,对于没有开发产品能力的本科毕业生创业者,即使不能选择在高科技领域创业,也可以选择在零售、娱乐等相对传统的产业发现商机,因为一个别致的构想和创意,或一种独特的管理和销售理念,都可能使你在创业中独辟蹊径、获得成功。
总之,在选择行业的时候,还是先要考虑自己的兴趣,然后你可以利用自己专业知识上的优势,更重要的是利用自己基本能力上的优势,找到自己拥有的核心竞争力(这可能是产品、技术,也可以是理念、思路),充分挖掘其市场价值,会更容易走向成功。
是的,好的创业项目意味着成功了一半,对于自己已经创业成立公司(包括代理加盟)的创业者,我们的建议是在实施之前进一步进行项目论证,如仔细评估一下市场前景、客户群体、项目运营的成本和方式、如何实施?短长期目标如何?……正所谓“运筹帷幄而决胜于千里之外”,只有把这些问题必须想清楚了,才能让“创业战车”在可控的风险中依正确的轨道运行。
如果还未确定创业方向,如何慧眼识珠、以对市场的敏锐嗅觉找到适合你的优秀项目就显得尤为重要。以下的4条思路,或许对你有些帮助:
限于篇幅,本连载将本章后四节省略,提供其小节标题如下:
5.6 不可低估的创业风险
5.7 创业成功者说
5.8 大学生自主创业有优惠
5.9 创业启示录:人是在错误中成长!
总之,罗马非一日之功而建,创业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小儿科”,在就业的道路上,自主创业也是另一种可行的选择,成功者有之,失败的教训恐怕更多。创业一样需要规划,你的性格是否适合创业?如何选择行业?启动资金来源在哪儿?风险评估和管理如何进行?……
当你在前面的各节中逐步认识了自主创业的各个环节后,你不得不承认,创业是一门学问,我们可能并不缺乏热情,但是缺乏经验和对市场敏感的把握,成功往往是要栽很多跟头才能实现的。
的确,自主创业之路既有与一般职业共通之处,例如它更依赖规划,同样需要兴趣作为指导和相关的性格分析等;也有它自身的特点,例如它有更自由宽松的选择,对资金和能力的更高要求,以及它的风险等。但是,一个人是否适合自主创业取决于多方面的原因,既不应该因为困难过于踟蹰,也不应该因为冲动而盲从。正如本章开始所说的,这是一条属于梦想者和开拓者的就业道路,脚踏实地地努力,并别保持良好的心态,相信你最终也能创出自己的天地。
“只要肯做,任何事情都可以做到。但大部分人还没有去做,就说做不到,首先要除去这种心理。一旦努力作为,七成以上的成功率是跑不了的。”号称日本“企业之神”的坪内寿夫的一句名言,送给“创业梦想者们”,共勉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