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就业 选专业(2010年版)》连载——全书介绍

标签:
麦可思高考志愿选专业杂谈 |
本书数据介绍
专家推荐
- 打开《看就业 选专业》一书,大量有价值的信息扑面而来——比如:政治思想教育专业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是多少?该专业工作半年后平均月薪是多少?汉语言文学毕业生从事最多的职业是什么……我从事职业咨询许多年,咨询过无数大学生;但直到伯庆兄和他的麦可思公司出现,才惊叹中国在这个领域真正出现了具有科学与学术意义上的专业服务。事实是,麦可思已经成为国内大学在招生、专业设置、就业指导方面的核心决策依据,成为无数高考生填报志愿时的重要参考工具。
——徐小平,新东方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著名职业规划和人生发展咨询专家
- 第一手的信息、翔实的数据,是眼前这本高考志愿参考书的最大特点,由此称这本书为高考生选择专业和大学的信息宝典,一点不错。阅读它让你提前回避就业不好的专业,选个就业前景好的专业和大学。
- 麦可思(MyCOS)公司所进行的中国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填补了中国高等教育调查中的一项空白,在就业市场和大学教育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意义重大。我愿意向所有高考生和家长推荐本书。
——赵炬明博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院校研究所所长,中国院校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 “学而思”、“习而想”,大学传授知识更启迪你的思想。本书提供的职业规划、就业等方面的信息是你选择专业和大学时的必要参考。
——吴垠博士,市场调查专家,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副总裁
媒体评论
- 新华社:在选择大学和专业、做人生职业规划这个问题上,家长、学生、老师通常根据分数段选专业,无法凭借充足的信息帮助学生做长远规划。而麦可思提供的数据可以指导高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以职业规划和就业前景来定专业、选大学。
- 新华社-上海频道:上海多所高校就业中心老师对麦可思调查结果表示认可,上海某高校就业中心老师建议“这些调查数字可以给填报高考志愿的学生和家长一些参照,给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一点签署协议的借鉴。”
- 《中国青年报》:热门专业就一定能找到好工作吗?什么样的专业才不会“毕业即失业”?麦可思(MyCOS)公司新近完成的“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最热门的几个本科专业都是供大于求,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英语3个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半年后的失业人数都在万人以上。
- 《中国教育报》:麦可思是具有第三方公正性的教育数据咨询公司。
- 《第一财经日报》:麦可思(MyCOS)公司完成的“中国大学应届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勾勒出了整体高校毕业生就业图景。
- 《人民政协报》:翔实有效的数据,专业超前的分析,问题矛头的直接指向……作为关注和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权威人士,王伯庆和他的麦可思也受到了媒体和有关部门的关注。
- 《环球时报》:MyCOS,China's leading labor consulting firm.
本书目录
第1章
1.1
1.2
1.2.1
1.2.2
1.2.3
1.3
第2章
2.1
2.2
2.3
2.4
2.4.1
2.4.2
第3章
3.1
3.2
3.3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6.1
6.2
第7章
7.1
7.1.1
7.1.2
7.2
第8章
8.1
问题一:填报志愿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问题二:在志愿填报之前应该了解哪些信息?如何了解?
问题三:有考生想,现在读大学容易了,怎么填都无所谓,反正最后都能读上书,对此如何看待?
问题四:在填报志愿时,选专业和选学校哪个更重要?
问题五:在选择专业时,是否应以未来收入为标杆?
问题六:目前,很多省对于高分考生都有保护的政策,尽量不让这些高分考生落榜,那是不是说随便怎么填都能保证这类考生有书读?
问题七:报定了某所重点大学,专业又该如何选择呢?
问题八:成绩中等的考生如何填报志愿?
问题九:如何填报好高考第一志愿?
问题十:如何填报好高考第二志愿?
8.2
问题一:性格比较内向,选什么专业比较合适?
问题二:近年新增的一大批专业中,有的专业比较“偏”和“专”,甚至很少听说,例如,水族科学与技术、葡萄与葡萄酒工程等,这些新专业有何优势呢?
问题三:新增的网络游戏专业对很多年轻学生很有吸引力,填报这个专业需要注意什么?
问题四:新专业的热门是否代表未来职业的热门呢?
问题五:家长发现不少新专业是由原来的专科提升演变过来的,这些专业成为本科后,教学基础是否牢靠?
问题六:如何选择重点学科?如何选择“冷”、“热”院校及其中的“冷”、“热”专业?
问题七:如何判断“热门”专业是否适合自己?
问题八:收费标准高的专业就一定好吗?好专业就一定收费高吗?
问题九:经常听说填报志愿时应该注意拉开几个志愿间的梯度,如何操作,有什么好处?
问题十:专业中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社会工作等毕业后会从事什么职业?
8.3
问题一:高考填志愿,怎样才算不浪费分数?
问题二:在达不到自己理想专业的分数线的情况下,想利用转专业的形式达到“低分高就”应该怎么做?
问题三:对于平行志愿填报,有没有什么诀窍或建议?到底应该参考往年各高校的分数线,还是其录取学生的成绩排名?
问题四:填报志愿需要注意哪些细节?
问题五:往届生报考重点院校有没有影响?
问题六:考虑报考交大、北航、北邮这样的专业特征较明显的院校时应该注意什么?
问题七:填报志愿的时候用不用考虑招生计划没有完成而产生的降分录取的因素?
问题八:学生因为彼此比较熟悉,可能会出现大家扎堆报考相同专业、院校或互相攀比的情况,应如何处理?
问题九:在考虑按大类招生的院系时应该特别注意哪些事项?比如,招生按大类报名,同大类包括几个专业,而且根据规定一个学校可以报5个专业,报这个大类算是报一个专业还是报多个专业?
问题十:如何根据一模成绩考虑志愿如何填报?如果一模成绩不佳,应该如何应对?
8.4
问题一:扩招后会不会降低教学水平?面对扩招的院校,考生填报志愿的时候应该如何去选择?
问题二:定向就业招生和非定向招生录取时有何区别?
问题三:如果考生的考分比三个平行志愿学校的投档线都高,会按哪个学校录取?
问题四:刚刚踩线的考生能不能不投档?
问题五:填报了提前批,但未被录取,会对其他批次的录取构成影响吗?
问题六:达线考生一定能100%被录取吗?
问题七:高考录取与否全在于考分高低,这个看法对吗?
问题八:在报考本科第二批院校时,是否每所学校的专业都要填?如果都填了是否对录取有好处?
问题九:本科第二批和本科第三批有何区别?本科第三批是什么学校?
问题十:司法院校的面试是省招办负责,还是所报学校负责?
问题十一:被不喜欢的专业录取怎么办?
问题十二:报外地大学户口要迁出去吗?
问题十三:报考提前录取且分数达到后,可不可以反悔?
问题十四:艺术、体育类院校未被录取,考分如果达到了文理科其他批次的投档线,还能不能参加文理科的投档?
问题十五:北京有哪些高校在单独招收小语种的学生?
问题十六:有哪些高校提前招收小语种?
问题十七:学校有哪些办法保证贫困生学习?
问题十八:独立学院姓“公”还是姓“民”?
问题十九:独立学院在三本录取,是不是“正宗”的本科?
问题二十:独立学院颁发什么文凭?其文凭是否得到国家的承认?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