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王伯庆
王伯庆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672
  • 关注人气:4,56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政府不要亲自做高校就业排行榜

(2009-05-27 10:34:03)
标签:

杂谈

分类: 大学生发展与求职

    据报道,北京市人大开会要做大学就业排行榜,相关部门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排行榜不仅针对北京市市属高校,教育部部属的在京高校也考虑纳入其中。排行榜拟作为招生、专业设置的依据之一,也是调整就业政策的长效机制之一。
    为考生提供各校、各专业的就业信息以报考学校,为高校提供市场需求信息以调整招生结构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北京市政府的行为值得欢呼。但是,要做好必须要做到信息公正、科学,以指导考生填报志愿。

    评价者身份必须公正。由于政府与高校是上下级关系,由政府来做缺乏公正性。譬如,高校就业信息由谁来统计上报,由高校自己报,大家就往高报,不然的话就影响自己学校的生源和考核。这样做出就业率连高校自己都不信,高考生能信吗?由政府自己来统计,绕开高校直接向学生调查,那要建立多大统计队伍才能完成?无论做得好坏,老百姓还是会质疑。教育部的就业率受到政协委员和社会的质疑,主要原因是身份问题。所以,排行榜要公正必须要有专业的第三方咨询公司来做,才具有社会要求的第三方公信力。在国外,政府把评价项目是外包给高校和咨询公司做,既有公信力,又规避政治风险。政府一定要学会使用民间力量来办事。如果不发布排行榜,政府自己考核高校,你怎么做内部报告都没人有议论。

    评价方式必须客观。要绕开高校直接向学生了解就业状况,防止高校作弊。

    评价时间要合适。毕业时就业率不稳定、不真实,国外选择毕业半年后、四年后和十年后来分别评价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评价学校类型要分开,譬如研究型大学读研比例高,不应该使用就业率,应该使用非失业率来评价。非研究性大学和高职高专可用就业率来评价。

    评价指标要有代表性。就业排行榜的评价不那么简单,指标体系包括就业率、就业质量、专业对口率、工作能力满意度,这些指标的综合加权才能全面代表一个学校的就业水平,要做就业能力指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