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在林间小路上

(2008-10-28 11:51:33)
标签:

杂谈

分类: 新燕山夜话

走在林间小路上

 王伯庆

 

    我找工作时就梦想,找个工作薪水不能少,工作要有趣,地方还要好。地方好就是气候好,玩的东西多。这样讲搞得在冰天雪地里的弟兄们有点灰心丧气。其实处处青山有绿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我喜欢户外活动,希望有个地方靠山,靠海,又靠森林,西雅图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天下好山钱占尽,美国最有钱的十个人有三个住在西雅图市区的岛上面,,美国的“金钱”(Money)杂志评的最适合居住的城市中,西雅图总是在大城市里排前面。

    从当学生到现在,我一直喜欢野营。周末带个帐篷到我喜欢的海滩或林中去住一夜。  一到夏季,我早早地就盘算周末的野营地。西雅图附近有一个很大的国家公园,奥林匹克国家公园。这个公园在奥林匹克国家森林中。公园三面环海,著名的西海岸风景公路101就这里开始,绕其一周后沿太平洋海岸奔向圣地亚哥。大大小小的淡水湖像珍珠一样撒在林中,有温泉,有热带雨林。隔海遥望是加拿大的温哥华半岛,花二十五块钱,轮渡就连人带车把你载到北美的旅游名城维多利亚。

    我喜欢在靠海的林中或湖边宿营,顺便抓抓海鲜,或在湖里海边游泳戏船。通常是两家人一起去,白天玩够了,傍晚回到预订的野营地,把帐篷支起来,野营地里有桌子,把野炊炉打开,大家一起做饭。架起一堆篝火,把新捕的鱼虾烤上,热菜热汤,再来一杯冻啤酒。

    天晚了,把防风防蚊的蜡烛点燃,围着篝火坐下来。大人们漫无边际地聊天,小孩们把玉米,红薯烤起。烤好的玉米涂上黄油很香,烤红薯的糖味让我想起冬天家乡街头的红薯摊。在篝火旁,人也没有什么烦恼,大概是离自然越近,离功名越远,虽然,星期一你又得披挂上阵。

    在帐篷里打开可充电的日光灯,睡觉前看看书,听着林中的风声虫鸣就渐渐入睡了。野营地有水,花二十五分钱也可以洗个热水澡,厕所也很干净。记得小时候吃别人家的饭很香。大家说是“隔锅香”,其实是新鲜感。野营带给我的就是被现代文明忘却的,野味扑面的新鲜感,你也许就在自然中找回了本性。雷尼尔山(Mount Rainier)也是百玩不厌的消夏之地。在西雅图旁的瑞丽尔雪山终年积雪,雄伟峻秀不亚于日本的富士山。夏季,汽车可以开到接近山顶的积雪处,烈日当空,银妆素裹,分外妖娆。你可以踩着白雪往山顶爬,雪很深。当然,没有冰镐,雪杖,登山服,你是上不了山顶的。

    经济学中有个词汇叫“Rainier Effect”(雷尼尔效应).华盛顿大学(西雅图)教授的工资一般要低于全国水平20%左右。教授们之所以愿意接受较低的工资,完全是出于留恋西雅图的雷尼尔雪山的湖光山色华盛顿大学教授的工资,80%是以货币形式支付的,20%是由良好的自然环境补偿的。

位于西雅图和波特兰之间的圣海伦火山(St. Helen's)另有一番风光。圣海伦山国家公园已经建立很多年了。到一九七九年,圣海伦火山突然爆发,西雅图到波特兰一带当时是暗无天日。在火山沉寂后,附近的湖水和山坡没有了生命,科学家们在那里建立了一个生命恢复试验区,观察生命是怎样自行恢复的。  站在附近的山头处,阳光下的圣海伦火山似乎余烟尤绕,半匹山被掀掉了,靠火山一侧的山坡光秃秃的,只有零星焦木。比起大自然的力量来,人力就显得太渺小了,与天斗,白费功夫,其苦无穷。

从俄列冈州到华盛顿州的太平洋海滩,是夏季美国的旅游圣地。五号州际公路上跑的车挂满了四十九个州的车牌。这里的日本和韩国游客不多,他们更喜欢夸张的人文景观,穿着名牌西装衬衫的他们,也许正在烈日炎炎的环球影城耐心排队看“西洋景”呢。

冬天的西雅图几乎没有雪,小雨不断。西雅图开始的Starbucks咖啡全球有名。坐在街头的咖啡店,听着沥沥的小雨,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记得电影“情意绵绵”(Sleepless in Seattle)吗?缠绵的小雨,让人有一种归家感,回到暖意浓浓的家里,小鸟依人。我想在冬天的西雅图,再坚强的王老五也会凡心大动,以身许人。

当然,冬天的到来不是户外活动的结束,高尔夫球场上照样有人玩,而且可以划雪了。西雅图和波特兰之间群山里有好几个划雪场,开车两个小时就到。花三十来块钱买个上山缆车票,可以尽兴玩一天。你也可以住下来,还有托儿中心。若你不会划雪,更好,有优惠。有课程训练,教练指导,还包括划雪用具,三十五块钱全部搞定。想想看,你在南加州得飞到科罗拉多州去划雪,来回没有几百块钱下不来。

    在美国,玩自然资源又便宜又好玩。有些日本人飞到西雅图来玩几天高尔夫球又飞回去,算一算还比日本少花钱。咱这儿玩十八洞三十到四十元,在日本乘上一个十吧。一个华裔教授感叹地给我讲:“在美国大众能够消费的享受,在亚州国家是有钱人的专利。”

 

199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我的邻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