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请按照1至10分评判本门课教师。教师的课程组织合理,教师能够用普通话授课,对学生作业反馈及时……”这种教师评价问卷学生们早已司空见惯。可是如果给学生一支画笔,他们笔下的教师会是什么模样?
教授进画框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数学教授杰西·德-洛埃拉长出了绿色的手掌,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的化学教师汉斯·门岑只有筷子粗的小蛮腰。加州州立大学的莱纳德·培根教授的姓氏被学生恶搞了一回,于是一片长着胳膊和腿的红白相间的培根咸肉拿着一支铅笔就出现在了屏幕中央……
这些并不是教授们的真实相貌,但在“画出你的教授”网站上,教授们都有几分怪模怪样。这个网站成为学生们创意评教的乐土,虽然学生的绘画风格五花八门、水平不一,可从中不难揣测他们对教授的好恶。比如密苏里科技大学的某学生似乎对挂科率颇为不满,他为工程学教授丹尼尔·福奇尼迪画上了一脸络腮胡,画中的他摘掉眼镜,口中说道:“我不经常让学生挂科啊……等等,我经常这么干。”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的会计学教授珍·雷利-舒尔茨带着方形的蓝框眼镜,有些张牙舞爪地口吐彩虹:“没人能懂我在说什么!”或许这幅画的作者在吐槽她口齿不清、思路混乱。觉得好笑吗?和那位教授神似吗?网站还允许浏览者对画作进行评分:可以点赞,也可以点踩。雷利-舒尔茨教授的“肖像”已经收获了一百多个赞,似乎不少学生与“画家”英雄所见略同,都认为她讲课的水平不那么让人满意。
画布有限,创意无限
网站的创建者、27岁的杰斯·利特尔约翰并不是网站设计的专业人士。他在2013年与一位在Facebook工作的朋友聊天时获得灵感,随即申请了www.drawyourprofessor.com的域名,开始学习编写代码。网站设计非常简洁:导航栏、分享图标和字体极富手绘风格,彩色铅笔一般的粗线条就像儿童作品。学生可以搜寻自己的大学,浏览教师名单,选择某位教授的名字后开始作画。网站提供的在线画纸是美国最常见的有着蓝色细格的活页纸——在大学课堂上,学生们最爱用这种活页纸涂涂写写,还有七种色彩、四种不同粗细的画笔供学生选择。学生无需注册,只要挪动鼠标,选择不同颜色和画笔就能将自己脑海中的某位教授转化为一张画作。
这种给学生无限创造空间的教师评价形式激发了他们的热情,“画出你的教授”网站上线不足半年,学生们已经上传了数千张教授肖像。该网站在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华盛顿大学和加州州立大学系统的学生中尤为火爆,画教授简直成为学生闲暇时的娱乐之一。
利特尔约翰承认,学生也会表达对教授的负面情绪。他并不介意学生尖刻毒舌的表达,但如果出现人身攻击,那么他就会将作品删除。但是他认为大多数学生的画作“很有爱”。“大多数画作非常积极,是出于学生对教授的喜爱。其中寓有很多只有知情人才会懂的课堂笑话。”
来自民间的声音
在教师评价方面,高校有更多发言权,因为他们才是组织教师评价的“官方机构”。而且在美国高校中,学生的评分也会影响教学效果考察评分、终身教授评议。作为还未评上教授头衔的讲师,学生给出的评价还会影响他们下学期是否会收到聘书。如此一来,高校版教师评价的题目数量大、问题严肃刻板也就不难理解了。可是答不完的题目经常让学生感到厌烦。有时,学生对教授的评分甚至成为学生“要挟”教授给出高分的手段,使教师评价的价值打了折扣。相比之下,趣味性更强的“画出你的教授”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发挥空间,使他们有机会无拘束地表达着对教授的喜欢或是厌恶,自然更能赢得学生的心。
不过目前中国学生尚没有类似“画出你的教授”这样的天地供他们对教师进行点评,他们只能中规中矩地填写学校提供的教师评价问卷,顶多在社交媒体或者学校的BBS上吐吐槽。北京某高校的毕业生唐柠对用绘画评判教授的形式非常喜爱,爱好美术的她认为,目前国内高校普遍采取的为教授评分的方式比较僵硬死板,评判出来的结果总是大同小异,但绘画的方式就和打分有很大差别——学生不会画出相同的教授。“心理学上的沙盘也是通过绘图来表达,说明图像比文字更能反映一个人的内心。应用到教授评价上,也能反映出我们对于教授的真实想法。”
但必须承认的是,用作画的方式评教固然有趣,但这种形式也存在缺陷,并不能取代表格问卷式的教师评价体系。比如它无法给出评价教师的量化指标,有时,大家对于学生的画作也是见仁见智,画作能反映出学生对某位教师的态度,却难以反映出教学存在的病灶。不过,虽然绘画的方式存在不足,却为高等教育的教师评价提供了新思路:如果能为学生提供更多自由发挥的评教空间、更具趣味性的教评形式,他们或许能够提供更多对于教师的真实想法。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1108/98270fb3a13449eebd8ee6d1a7b5eafe_th.jpg
麦可思研究所有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对于使用产生的一切侵权问题,我们将保留依法追究的权利。专注高等教育,微信搜索“麦可思研究”查看更多内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