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放过导师,研究生教育的担子到底由谁扛?

(2016-05-19 10:13:17)
标签:

杂谈

为了更好地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近日,南方某著名大学出台了《研究生导师遴选办法(试行)》,提出不能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如学位论文抽查不合格)者或将取消其导师资格。研究生培养质量到底该如何把控?或许可以看看斯坦福大学研究生教育是如何做的。

  斯坦福大学的研究生教育体系一直以来都是全球的典范。精准的数据支持、全方位的跟踪调查,让斯坦福大学能够时时“听诊”研究生教育中的种种“病变”,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根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公布的2015年全美“最佳研究生院排行榜”,斯坦福大学的工、商、法、医、生物等研究生院名列前茅。但斯坦福大学研究生教育的价值又岂是区区排名所能体现的?长久以来,作为硅谷的“支柱”,斯坦福大学为其输送了大量优秀的研究生人才,如惠普公司创始人戴维·帕卡德、Google公司创始人谢尔盖·布林和拉里·佩奇、雅虎公司创始人杨致远……正是他们的存在才奠定了今日硅谷的辉煌。斯坦福大学研究生教育有何特别之处?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其永远保持卓越的关键所在。

  1.用数据“听诊”教育“病变”

  新世纪以来,高等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社会的变迁,令更多的人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大众对高等学位需求迫切;另一方面,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大学和产业界联系日趋紧密,产学研合作前所未有。尽管美国的研究生教育在世界上仍然一枝独秀,但在日益激烈的竞争面前,美国高校意识到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为适应这种变化,斯坦福大学特别设立了研究生教育委员会,以探讨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的种种可能性。

  “委员会设立的目的是要考虑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该如何提升和发展斯坦福研究生教育。”斯坦福大学校长约翰·汉尼斯在2004年新委员会成立的教务会议上表示,“我们的目标是确保斯坦福能够不断地革新观念,满足研究生发展需求。”为了更好地实现斯坦福研究生教育在未来的目标,该委员会斥资收集本学年现有的研究生在课程、学术环境、职业生涯等方面的信息,以求发现问题,改进研究生教育。

  委员会很快付诸行动,于2005年初发布了《总结报告:2004年度斯坦福研究生学术生活的调查》。这份报告以数据调查为基础,较为详尽地呈现了当前斯坦福研究生教育的一些事实。调查由研究生委员会负责实施,通过电子邮件进行,调查对象为斯坦福全体在读研究生。为了全面了解研究生的学术生活状态,调查委员会设计的调查问卷涉及课程、学术指导、师生关系、资格考试、学术环境、职业生涯准备等多个方面。为了完成问卷调查,提高回复率,委员会还对踊跃答题的人进行奖励。

  在这份报告里,一些数据颇值得注意。比如:许多研究生对学术顾问感到不满意,几乎没有一个研究生院的受访者满意度能超过75%,大多数的满意度介于33%~70%之间。当被问及与学术顾问发生冲突的问题时,44%~80%的各个研究生院的受访者表示不满意处理过程,如机械工程专业的研究生不满意比例为57%,而教育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生不满意比例则为63%。学术环境方面假如涉及办公室、实验室、工作室,满意度比例也会偏低,如艺术史系研究生对此不满意度达到了46%,满意度仅为23%;在“大体的职业生涯准备”这一项上,不满意度也有一成左右,如化学系研究生在该选项上满意度为51%,不满意度为12%。而物理系研究生的满意度仅为37%,不满意度为17%。此外,在学术论文、资格考试等方面满意度也偏低。

  该报告同时还收集了学生的种种意见,不满的情绪弥漫于网络。“我想做的工作我的学术顾问不感兴趣,他只是机械地把我‘推到’我不感兴趣的研究主题之下。”“博士培养项目不教人如何教学,这很奇怪。学术顾问应该帮助提高学生的技能,他们需要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尽管一些意见显得有些情绪化,但绝大多数意见形成了对数据调查的有效补充。

  对于研究者而言,99%的满意度并非关注重点,那1%的不满意度才是关键所在。研究生委员会成员卢克·米勒说:“调查的目的是确定长处和短处,以帮助大学出台政策和方案来解决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委员会确定了工作方向,探索研究生教育改进的重点。

  2.对症下药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2005年11月,研究生教育委员会向校长约翰·汉尼斯提交了《研究生教育委员会的报告》,就当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在这份长达50多页的报告里,委员会基于当前全球研究生教育形势以及此前数据调查成果巨细靡遗地阐述了斯坦福研究生教育目前取得的成就、面临的挑战等。如斯坦福大学研究生教育在世界“扁平化”的背景下面临着来自中、印、韩等国空前激烈的竞争;研究生院学科之间壁垒重重,无法满足迫切的社会需求;不同研究部门教员与教员之间、教员与学员之间关系疏离,缺乏教育合作;研究生培养力量不够,欠缺实用技能,缺乏长久的职业规划,等等。

  为了改变这些状况,委员会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提升跨学科研究生教育的质量,鼓励研究生积极涉猎新学科和交叉学科知识,以应对科学、技术和生产的日益一体化的挑战。在研究生教育的课程设置上,强调理、工、文科的相互渗透和跨学科课程的大量设置,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研究学习。尽管此举可能花费不菲,但委员会认为这是实现斯坦福研究生教育长期愿景的必要步骤。委员会还建议设立暑期研究生教育项目,满足学生跨学科兴趣,加强师生间的互动。

  2.加强不同学科各部门间的教育合作,增进不同部门间教员、学员之间的往来。通过研讨会等形式支持教员彼此间的关联。斯坦福有很多讲座是各部门教师聚在一起讨论、研究,斯坦福应多提供这样的机会、场所。

  3.注重产学研相结合,充分发挥设计学院的作用,给予研究生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斯坦福的设计学院尽管名称中有“学院”二字,但它并非真实的学院,而是一个研究中心性质的组织——它只面向斯坦福大学的硕士和博士开设课程,任何主修工程、商学、法学、人文等学科的学生和教授都能在这里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解决世界上五花八门的问题。在设计学院,学生们可以参与其中数百个项目,增强自身实用技能。

  此外,在住宿、产假、医疗保健、校友辅导等方面,委员会也提了一些建议,譬如更好地利用校内住房,鼓励研究生多与人交往、沟通,在分配毕业生宿舍时可以从不同文化、学科等背景考虑,满足研究生教育多元文化需求。同时,不同学科的研究生也可以交流彼此不同的技能和才华。

  根据这份报告,汉尼斯校长对斯坦福大学研究生教育做出了适度的调整,以满足现实发展需求。在跨学科方面,斯坦福大学开设了教育哲学、课程管理的信息技术、教育社会语言学、教育心理学、教育人力资源等,把教育与心理学、语言学、计算机技术等学科相结合。2014年又宣布,将展开为期6年的联合专业试验计划,现已批准设置计算机科学与英语、计算机科学与音乐两个联合专业,探索为学生提供计算机科学与人文科学相互交融的独特学习体验。

  该项目负责人尼古拉斯·詹金斯表示,人文学科与计算机科学这两个领域越来越接近,计算机科学日益成为人文研究的重要部分,而美学、认知、伦理等人文学科中的主要问题对计算机行业的未来也很重要。斯坦福大学应该处在整合这些学科的最前沿。

  斯坦福大学研究生暑期研究学院(以下简称SGSI)为研究生提供跨学科课程。课程对象是斯坦福大学的研究生和博士后人员,授课教师包括斯坦福大学的专职教师和校外专家,课程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宗教、全球化问题等多个研究视角,课程教学以研讨课的形式进行。SGSI的探索、体验等活动对于研究生培养有着积极意义。

  斯坦福大学还鼓励教授们在学年度结束前的研习会上,分享彼此的课程纲要,互相切磋,提升教学技巧。该校比较文学与德国研究教授罗素·波曼表示,“这是很重大的进展。因为教学方法和薪水一样,教师之间从来都不互相谈论。”他认为,虽然对研究生来说,教学的重要性仍然排在研究之后,但其实研究生也非常希望自己能够成为更加善于教学的教师。

  在产学研合作方面,斯坦福大学始终与硅谷的企业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斯坦福大学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技术保证和人才输送,而硅谷的大企业为学校提供所需的科研经费,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以Google公司为例,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的员工占了总员工人数的5%。

  对于国内高校而言,斯坦福大学研究生教育成功的经验或难复制,但其变革研究生教育体系,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过程可供国内高校借鉴。通过精准的数据支持、跟踪调查,随时“听诊”研究生教育中的种种“病变”,从而确定高校工作重点,不断改进研究生教育服务,不断进步。

  麦可思研究所有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对于使用产生的一切侵权问题,我们将保留依法追究的权利。专注高等教育,微信搜索“麦可思研究”查看更多内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