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麦可思
麦可思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615
  • 关注人气:3,92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职场故事:不要在书呆子的道路上走得太远

(2011-03-25 09:15:31)
标签:

麦可思

核心知识

计算机应用

办公软件

分类: 麦可思故事

 

“大学之后”职场故事系列之二:


不要在书呆子的道路上走得太远 


 本文作者:党  钊  麦可思高校咨询顾问


    三年前,我手拿自动化专业本科文凭,头戴若干学生社团干部头衔,自以为 “文武双全”,踌躇满志地走进了职场。 


    工作以后,遇到一些数据录入的日常任务时,我才发现自己连计算机应用常识都不懂。其实在大一的时候,我们上过一门叫做“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课程的大体内容就是从计算机发展史讲到一些常用软件的基本应用,考试时题目也多是问1M等于多少K之类的,操作的内容几乎没有,学生们也基本上把那门课当作是闭着眼也能考95分以上的鸡肋课程。后来想起这门课,就想给本科母校提个建议,不应该叫做“计算机应用基础”,而该叫“计算机发展简史”。

    麦可思为高校评价培养质量时使用了28项核心知识(Core Knowledge),这是世界银行等单位开发出来的国际标准,也是美国劳工部和高校作为参考标准的核心知识分类。其中有一项是“计算机与电子学”(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说起“计算机与电子学”知识,可能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这仅仅是工程师的事情。其实不然,测量核心知识共分为7个水平,“计算机与电子学”的最低水平是“使用常见办公电子设备或软件”。在现代的大多数职业中,都是需要用到电脑的,尤其是Word、Excel这些最基础的办公软件。可我们大学毕业生对这些最应该掌握的办公软件却不甚了解,甚至连入门级都算不上。想想我们在大学撰写毕业论文、为格式头痛不已的时候,是不是就已经开始因自己的Word使用水平不够而懊恼呢?

我的职场故事:不要在书呆子的道路上走得太远
    仍以Word的操作来举例,很多职场新人工作积极性很高,也很认真,但在操作过程中,一直都是右手不停点击,眼睛在屏幕上疯狂扫描,生怕错过任何一条信息。但他们往往忽略了左手的存在,左手时而拖住下巴,时而作悬空状,时而放置在大腿,时而挤挤脸上的痘痘……只有打字的时候,左右手才能实现互动式办公,这样效率岂不是很低?尤其是遇到了突然断电,遇到错误操作,遇到复制粘贴……如果仅仅靠右手,那肯定会一通疯狂点击,不但降低了速度,还容易出错。

 

    好在自己很早就意识到这点,把很多左手可以使用的快捷键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学习了一遍(可惜学校还真没教),不仅仅是最基础的先复制Ctrl+C,再粘贴Ctrl+V,包括撤销前一步操作Ctrl+Z,当前程序切换Alt+Tab,重复上次操作Ctrl+Y,全选Ctrl+A,快速保存Ctrl+S,剪切Ctrl+X,快速查找Ctrl+F……想想当初我们在校园里学习的“计算机发展简史”,如今却是完全用不上的知识,真是一种讽刺。假如我们全国的高校能把计算机操作的快捷键多教一教我们,至少全国的Office使用效率能提高一倍啊,总比大家熟悉第一台计算机是哪年生产的要实用的多。后来,我作为办公软件使用效率高的模范,被领导安排在公司里给全体同事做了一次计算机快捷键使用的讲座。如今,全公司已然进入了双手操作的时代,真是可喜可贺!


    应用型课程不能只满足教师自己的学术陶醉,而需要学以致用。强调实用知识,强化动手操作能力,是高校本科应用类课程理所应当要做到的事情。如果让我们的学生进入职场后再去重新学习这些应用知识,那我们的高校岂不是成了培养书呆子的天堂?所以,请不要让学生在书呆子的道路上走得太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