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导师——高尚荫教授
我的恩师世界著名微生物学家、病毒学家高尚荫院士生于1909年3月3号,1989年4月23号逝世,享年80岁,今年是他诞辰100周年。高尚荫教授曾就读于东吴大学,毕业于美国劳林斯大学,1935年获美国耶鲁大学博士学位,同年8月回国,受聘国立武汉大学教授。曾任系主任、院长、教务长、副校长;全国政协委员、省政政协副主席、省科协副主席;国务院学委会生物学科副组长、教育部组长、教育部生物教材编委会主任、中国微生物学会副理事长、中科院武汉病毒所所长。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高尚荫院士是中国微生物学、病毒学的开拓者,锲而不舍奋斗了56年,
他在科研教学中的主要重大功绩:
1,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10多篇,出版著作5部。
2,动物细胞的人工培养,使病毒的实验室繁殖成为可能,论文在国外发表后获极高评价,被誉为世界上的开创性成果。
3,首次进行了流感病毒的鸭胚组织培养,
4,昆虫细胞的组织培养获1978年国家科学技术重大成果奖。
5,昆虫病毒的理论与应用研究199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教育部一等奖。
他在科研组织工作中的开拓性贡献:
1,1947年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病毒学研究室。
2,1955年创办我国第一个大学微生物专业。
3,1964年创建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学研究所。
4,1978年创办我国高校第一个病毒学专业,并批准成立第一个高校病毒学系。
科学成果是人类的共同财富,由于高先生对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上的重大贡献,他的母校劳林斯大学于1981年授予他荣誉博士学位。
我作为高先生的授业弟子,1982年恩师就送我去美国留学,1985年回国后作为高先生的主要继承人和接班人,从恩师逝世后担任武汉大学病毒学科负责人直到2006年,现已交班给我的学生。我成绩平平,现在的第三代掌门人成绩巨大,武汉大学病毒学科在全国排名第一。我特别感谢恩师对我的栽培,在恩师诞辰100周年之际,我和同事们主编并出版了《高尚荫纪念文集》,生命学院将于3月27日召开纪念座谈会。此时正逢清明,我以一首沁园春寄托我对先师的无尽怀念。
高尚荫院士、刘年翠教授伉俪清明祭
恩师仙逝,灵归日月,魂返九霄。
赞学坛泰斗,中华瑰宝;指点环宇,诠释大道。
弟子三千,人杰英豪,绿树成荫创名校。
种善果,享神州香火、王母蟠桃。
珞珈物华天宝,育百年栋梁齐天高,
非湖山福佑,何当弄潮。
文章锦锈,硕果香飘;人添丰采,物换新貌,清明时节焚香告。
献三牲,愿千秋神侣,冥天长笑。
(本文发表于武汉大学报,2008年4月4号第9期)


从左:高先生博士生,高先生夫人,博主(当时为副教授)
左4,6我的老师(1988摄)


1935年,高先生获美国耶鲁大学博士学位(后排中)

1981年高教授接受母校美国劳林斯大学荣誉博士学位(前右一)

高教授和R A Levin教授

在美国的耶鲁—中国联谊会上,高教授向来宾致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