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句法学》(The Syntax of Chinese)黄正德 李艳惠 李亚非著,张和友译

标签:
语言学汉语句法黄正德李艳惠李亚非文化 |
分类: 语言学书刊详细介绍 |
作者介绍
译者介绍
张和友,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香港理工大学中文及双语学系博士后研究员。
校订者介绍
顾阳,香港中文大学语言学及现代语言系教授
内容简介
这本汉语句法的入门书不仅选用了现存的或可能的论述,而且运用自己的分析,对汉语的大多数结构进行解析;这些结构在过去二十五年的理论语言学中起着重要作用。本书涉及到各种论题,包括语类、论元结构、被动句以及照应语等。每一论题的讨论总结了关键性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新起点。此书不仅对于想更多了解汉语语法的一般学生,而且对于有志于研究作为人类语言基础的普遍原则的研究生和理论语言学者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
http://s5/bmiddle/5a012e2dgx6CS6ezPdGa4&690Syntax
缩略表
引言
1
1.1 词汇语类
1.1.1名词和动词——基本区分
1.1.2
方位词
1.1.3 形容词
1.1.4 前置介词
1.2
功能语类
1.2.1
[Fn],
1.2.2
[F]特征以及修饰引导语“的”
2
2.1
论元和论旨角色
2.1.1 论旨角色的基本属性
2.1.2 汉语表结果的复合词:个案研究
2.1.3 复合词和短语
2.2
2.2.1
2.2.2 动词之中何所有?
2.2.3 削词汇之足适功能之履
2.3 初步拟定一个供选择的论旨角色理论
2.3.1
词项如何贡献于论元结构
2.3.2 我们的理论
2.3.3 所解释的事实
2.4 且当作结论
3
3.1 附接语与补足语
3.2 动词后成分
3.2.1
3.2.2
3.2.3
3.3
3.3.1
3.3.2
情态词
3.4
总结
4
4.1
4.1.1
4.1.2
4.1.3
4.2
4.2.1
4.2.2
4.3
4.3.1
4.3.2
4.3.3
4.4 总结
5
5.1
5.2
5.2.1
5.2.2
5.3
5.3.1
5.3.2
5.4
结构
5.4.1
5.4.2
5.5
5.6
其他的分析方法
5.7 总结
6
6.1
6.1.1
6.1.2
6.2
6.2.1
6.2.2 移位
6.2.3
基础生成
6.2.4
6.2.5
6.3 无空位结构
7
7.1
7.2 选择问句
7.3
A-不A
7.3.1
7.3.2
A-不A
7.3.3 解释差异
7.3.4
VP-neg
7.3.5 总结
7.4 wh-问句
7.4.1
对于在位wh-词的移位分析法
7.4.2
逻辑式移位:一些问题及供选择的方法
7.4.3 逻辑式邻接性与并移
7.4.4 非移位与无择约束
7.5 总结
8
8.1 问题
8.2
投射DP—指称与数量短语
8.2.1
数目短语用作无定表达和数量表达
8.2.2 数量与无定性
8.2.3 数目短语与限定词短语
8.2.4 跟无定的wh-成分比较
8.2.5 跟“有”字短语比较
8.2.6 禁止无定的主语/话题
8.2.7 小结
8.3 DP内部的排序与成分组构
8.3.1 指示词
8.3.2 代名词
8.3.3 专有名词
8.3.4 普通名词
8.3.5
8.3.6
8.4
8.4.1
8.4.2
8.4.3
8.5
8.5.1
8.5.2
9
9.1
9.1.1
9.1.2
9.1.3
9.2
9.2.1
9.2.2
9.2.3
9.3
9.3.1
9.3.2
9.3.3
9.4
参考文献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