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CRO

(2008-10-27 12:46:03)
标签:

ipo

临床试验

新药研发

合同研究组织

康德

美国

药学

职业生涯规划

杂谈

分类: 杂七杂八
以下相关介绍转自EXCEL  reakoren的blog
 
CRO 概述
在CRO(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公司(合同研究组织)工作了两年,对CRO公司和药物研发外包也有了相当的了解。CRO公司是上世纪50年代应新药研发的飞速发展应运而生,和药物研发一样,这一领域也是美国和欧洲的公司处在世界领先的地位。
上世纪50年代以来,新药开发分工趋向专业、精细,成本也在飞速上升。原来研发一个新药一两亿美元的到现在七八亿甚至十几亿美元,参与的人员从几百人到数以千计甚至上万人。这样的负担,尤其是不断扩增新的部门和招募专业人员带来的压力也令财大气粗的MNC(Multi-national Company)都不堪承受,更不必说中小型公司和Start-up bio-tech company。于是,将药物开发的某一部分外包给CRO公司便成为药企的重要选择。

在欧美,CRO事业已经非常发达,提供服务的门类齐全。临床研究部分有:临床试验监查、项目管理、稽查;数据处理、统计分析;提供专门的临床试验服务的医院(SMO)、I期病房;商业的伦理委员会、药物包装、临床试验软件、病人招募、快递、文件和物资储存、药物管理等;临床前的有药物合成、分析检测、中心实验室、药理毒理等。真是分工明细,应有尽有。
CRO服务的全球市场2002年约78-98亿美元,并以每年20-25%的速度增长,到2005年可望达到163亿美元,但其主要在美国,欧盟和日本。一些大的CRO公司的增长率高达45%。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CenterWatch公司指出:12年来,新药开发的时间首次开始减少,CRO的高效力服务在其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由于中国研发成本的优势,在过去的几年中,类似药明康德这样的CRO公司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根据去年德勤亚太地区高科技高成长500强的评选结果,药明康德凭借过去三年内244%的平均增长率位列该评选第173名。2006年,药明康德的收入已达7000万美元(合同收入)。2007年8月9日,药明康德(NYSE:WX)在纽交所上市。药明康德IPO共发行13,188,979股ADS(相当于105,511,832普通股),占发行后总股本22.15%,每股ADS发行价14美元,IPO融资1.85亿美元。
 
我为什么比较认同在跨国药企的工作呢?主要因为这类公司一般研发实力较强,注重学术对市场的影响;市场运作和销售行为规范、专业、成熟;公司文化氛围积极向上,职业性强而且注重培养员工对公司的归属感;待遇好,福利好,培训多,有出国机会,能够培养一些全球感和大局观;公司越大,人才越多,相同时间内积累的经验和学到的知识更多,积累人脉资源的机会更大;而且在这类企业积累的工作年限对跳槽到其他药企也是互相认可的。当然越是大公司越有自己的问题:比如效率低下,责任区分过于明细,经常为了一个小问题发电邮给许多人,开电话会甚至越洋电话会,花费很多时间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办公室政治;拉邦结派...这也是为什么大公司都注重团队精神。要在大公司如鱼得水,须得了解自己公司的情况并且合理处理各种复杂局面。

 

一般认为这类企业按吸引力排名,第一类为美国大药厂如礼来、辉瑞、默沙东、施贵宝和美国味很重的英国药企GSK,很少见到从这些公司跳槽出去的人;欧洲企业次之如罗氏、阿斯利康、赛诺菲安万特、拜耳、诺和诺德、施维雅;第三为合资大药厂如杨森、诺华;第四为中小型外企如先灵葆雅、德国默克、德国博林格;最后为日韩台湾企业包括三共、武田、安斯泰来、卫材、大冢等。

 

对想在研发领域长期发展的人来说,也可以考虑知名的CRO公司:全球性的如昆泰、科文斯、PPDICONMDSAccelovance等;亚洲地区性的如EPSAPEXEAGLES;本土领先的如凯维斯、依格斯、泰格、迪美斯等。

 

早就想写这样的东西以便给后来的师弟师妹和希望寻求相关职位的朋友们以参考。借此机会将我在外企研发部门进行人员招聘和在这个行业作一个职业人多年的亲身体验作一个总结,希望能为希望进入跨国药企的后来者的职业道路有所借鉴,能少走弯路,更快取得成功,我便有所欣慰。

 

因为主要在跨国药企研发部门工作,故我的意见仅代表进行这类工作者的一些经验体会;同时因为我也仅仅进入职场6年,也仅仅是做到中层经理人,所以我的体会也仅代表毕业后5年内初入职场者的体验,或者说短线体验。

 

我给短线的职业成功定义为在毕业5年内,在比较稳定的企业做到经理以上,处在职业稳定或上升期,月净收入在1万元以上,对工作的兴趣较大并能够承受这份工作带来的压力,工作与生活协调较好,个人在行业内有一定知名度。

 

(注:入行期:毕业后的1-2     中期:毕业后2-8     长期:毕业后8年以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