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一:面条少了一碗。
谢老先生一碗,石老先生一碗,远道而来的卢老先生一碗。
剩下的一碗,一分为二,与我对面而坐的卢老先生半碗,我半碗。
很难得,这次把一瓶酒喝完。
远道而来的卢老先生善饮,谢老先生、石老先生陪着。
与我对面而坐的卢老先生喝水,我喝水。
酒喝了,菜没吃完。炒鸡蛋,炒蒸菜、木耳洋葱,还有个肉菜,炸虾。
村头儿饭馆的老板要了八十块钱。
饭馆最初开张的牌匾、房间号,还有厕所墙上的男女二字,都是石老师所写。
来了,就算得便宜。
骑着自行车回家时,肚子有点儿撑。
洗澡后站在体重计上看看数字,六十四。除去衣物,应该有一百二十斤。
终于胖了点儿。

图二:电话响了,显示是卢广继。
拒绝接听,用办公室包年的固定电话打过去。
“星期天咧,今儿不忙吧?”
“不忙。”
“过来吧!”
“哪儿?”
“老地点儿。”
“中。”
平时屋里头仨老头儿加上一个不到四十岁的小青年。
今儿是四个老头儿加上一个依旧很年轻的小青年。
我看了看陌生的老头儿。
卢老师,介绍一下吧!
这位也是卢老师,跟我同姓。
从许昌来,写字的。
散时,这幅字折叠成巴掌大的方块,塞进了我的相机包。
我说,写的啥。
许昌来的卢老先生说,诸葛亮的话。

图三:这一刻,夜已深。
卢老先生在卢庄村。
石老先生在后石村。
谢老先生在党庄村。
许昌来的卢老先生在许昌。
我依旧在南坞村西的这间小屋里。
想写点儿什么,没情绪,进入不了状态,就听戏。
听张火丁“怕流水年华春去渺”,又听张梅贞“离人怕听一声去”。张君瑞要走,莺莺不舍,泪眼相望这个跟自己已经有了一夜相守之情的爱人,说,你要回来……
听了一个小时莹莹的哀怨,情绪平复一些,就敲击键盘。

图四:上网搜卢鸿庆,看到些文字、图片,还有视频。
卢老先生七十二岁,这些年与一家文化公司合作,在广州、东莞等地的景区卖字。他负责现场写,公司每月给他一笔固定的工资,卖多了,公司就多得些,卖少了,他还领那么多钱。
看视频里,穿旗袍的性感美女专职在一旁为他服务,后边舞台上还有热闹的杂技表演。
从不曾想过,城市里还有这样的经营或者说是生存模式存在。
已然不年轻的卢老先生精神矍铄,依旧豪饮,依旧一支一支地抽烟,这次返乡,每日早起一幅国画,之后早餐,然后开始一天的生活。再停些时日,他又要去粤,继续在景区里为游客书写自己的梦想。

图五:今夜,春色如旧说不更新,一定是看戏去了。
我没有看戏。
你在家写字,今儿让你看看卢鸿庆老先生的字,想着你一定会在心里来一番指点江山评头论足的。
相机出点儿故障,调试中,图片效果不好,你将就着看吧!




占永2018年3月25日夜于南坞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