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一个简单的人活在最底层,是有诸多不易的,一路走来,一年又到头儿,回望经历的那些个开心和不开心,最多的还是感谢俩字儿,没有对我喜爱、包容、认可的朋友、亲人的各种形式的帮忙,我的路不会走得这么顺畅。我不能当面跟默默帮我的人说“谢谢你”,也不能给人家打个电话说“谢谢你”,这种直白的形式无法表达我内心的情绪,也只能悄悄把感谢埋在心底,希望将来有机会了给人家点回报。
今天的博文开头儿,先从一位美女说起。
我应该感谢导游小胡姑娘的。
认识时间不长,但对她印象很好。她聪明,但不世故,有几分率性,热情中又有几分沉稳,对自己的角色拿捏很准,在单位里应该是个很受欢迎的人,也应该是个难得的人才。
第一次到建业大食堂,是她打的电话,我坐她的车去拍的照片。
第二次到建业大食堂,还是她打的电话,我坐她的车去拍照片。
第三次到建业大食堂,她也打来电话,我还是坐她的车拍照片。
总是麻烦她接我送我,我是很过意不去的,但除了下车时说声谢谢,也不知道怎么表达心情了。前天,坐她的车去参加了周云先生的画展。
图二:许昌学院美术学院的周云老师在鄢陵建业绿色基地举办个人画展,小胡姑娘给我打了电话,建业大食堂的王总也热情地邀请,虽然年前很忙,但我还是很愿意去的,一是愿意见见文友诗朋,二是对建业大食堂一直有着不错的印象,人家抬举我,我不能不识抬举。
图三:大吉之年——周云花鸟画迎新展没有许多的领导,简简单单的一些朋友,形势不大,但氛围浓烈。
图四:主持人是汪庆华教授。
图三:建业大食堂王总给我打电话时说,有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的汪馆长去,在建业绿色基地,看到了汪教授,说起农耕博物馆,说起我的博友解淑云老师,大家都很高兴。
汪庆华教授退休前一直任教于许昌学院,担任党委副书记,是正厅级级别,虽然级别很高,但他本质还是做文化研究的学者,在他身上看不到点滴官场气息,更多的是文化学者的热情、平静、淡泊。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是他当初牵头所创建,为这个博物馆付出了大量心血,退休时,许昌学院主要领导跟他谈话,让他继续为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的发展发挥热量,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就像他的婴孩,他是有感情的,就继续为博物馆的发展不遗余力地奔走。现在,他担任博物馆的名誉馆长。
图四:许昌市美协副主席张红磊。
图五:鄢陵县文联副主席陈冰——啥时候见面,我都是直呼其名,我没叫过她陈主席。记不清哪年认识的陈冰,鄢陵文学圈里,对她我是印象格外深刻的,她是真喜欢写。她待人热情,不张扬,面对面时,能清晰地感觉到她的真诚。跟她第一次见面,我就觉得她是个可以做朋友的人。

图六:本次活动的主角,周云老师。
图七:许昌市文联副主席,许昌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刘绍典。

图八:我辨认了老半天,也没认出刘主席写的是个啥字儿。
图九:乖,这是许昌书坛一把手儿的字,你来个敬畏的表情好不好?
图十:没有颜料,鄢陵画家赵买老师直接水墨上阵。
图十一:看看周云老师的作品。
图十七:鄢陵建业绿色基地阵容庞大,可看之处众多,小朋友在研究导游图,可惜时间匆匆,也只能看看导游图,没法逐一参观了。
图十八:没时间到建业绿色基地四处逛着拍图,就在画展大厅拍了几张人家的产品。
图二十三:我说,宝贝儿,来跟周老师合个影,长大了考许昌学院。
周老师说,不能考许昌学院,要考北大。
摁动快门儿时我想了想,似乎有点儿难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