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一:她三十七岁,怀孕了,快生了。
一五年十月二十几号,网站新闻上说,国家某个部门开会了,说国家不再“只生一个好”。
一直想要个二胎,但从来也只是想想而已,不敢要,一是单位管得严,怀孕了还要上班,躲也没处躲,就是万幸躲到孩子出生了,还要处分人,又要交两万多的罚款。
国家突然扔出来个放开生二胎的政策,我和她就有了我们的第二个孩子。
高龄孕妇,比起十年前怀第一个孩子,她多了许多高龄孕妇都会有的孕期种种不适,还曾两次因为早产征兆而到县城医院检查,医生说得休息,我想让她休息,她也想休息。
但是不中,她还得继续上班。
再有一个多月我们的孩子就要出生,她依旧天天准时到村里的小学上课,晚上回到家,她说这里不舒服哪里不舒服,我能做的,就是让她躺下歇歇。
这一个学期快要结束,她盼着能早点儿回家休息待产。
今天,我拿了相机到村里的小学,给她和她的学生拍了照片。
以作纪念。

图二:三十多年前计划生育政策出台后,不知道何时有了B超机,可以鉴定怀的孩子是男孩儿女孩儿,国家很严厉地说严禁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但就是村里挺窝囊的乡亲也能托关系知道怀的是男是女。
鉴定性别后,就有大量未出生的女婴被扼杀在娘胎中。
现在麻烦了,好几个村里来镇政府办事的人都跟我说,村子里几十个大龄剩男找不到女朋友——富了,家里有钱,房子建得很好,甚至买了车,外出打工还有很高的工资收入。但就是找不到个可以过日子的老婆。
既然我所知道的村子里能涌现出大量的男青年找不到老婆,恐怕全国的形式也不容乐观。
当初制定计划生育政策,是耶非耶,也许还得等将来的历史来评说了。
几年前就问她,学校里男女性别比怎么样,她说,有的班问题相当严重。
这两年又问她,她说,现在还可以,没啥差别了。
如果按照刘老师的说法,一二十年内,性别比问题还将给国家造成很多无法解决的麻烦。

图三:今天到她的教室里,我留意了男孩女孩的比例,基本对半。

图四:酷暑中,潮湿的天气让人更加不适,教室里有四个吊扇。她说,这里条件还算是好的,有的学校连个吊扇也没有。

图五:她经常跟我说教育上的事情,她说,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很大,但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还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农村教育存在太多问题,与城市教育发展步伐相比,农村教育的距离没有拉近,反倒是越来相距越远。
看着是有了很多很现代模样的东西,硬件上去了,但软实力是不进反退的。
她说,农村教育不是涨涨工资建建楼就能上去的。
她说,现在的农村年轻一带的新教师缺乏对教育事业的敬畏心理。
她说,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不如三十年前——三十年前,农村人都穷,教师虽然工资很低,也就是比普通农户多挣个菜钱,但就是这个多出来的菜钱,也显出了教师行业的优越性,农民们看教师,都是高看一眼的。现在不同,农民都外出打工,相当一部分农民工的收入都比教师收入高,村里的教师没几个能买得起车的,但村里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因为在城市打工而长了见识挣了大钱,过去在他们眼中条件很优越的乡村教师没有了那一层光环,也没有了那种神秘感。学校里几年间出现多次家长在学校出言不逊的事情,她见过几个,其中不乏村里不论理的泼妇。

图六:她不是大学生,她只是许昌师范学校毕业,中专文凭。
她说,现在的大学毕业生,业务能力如何暂且不论,不少人没有职业操守,心不在工作上,甚至只是把这个农村教师编制当作一个跳板。
她说,农村老师干的是良心活儿。
她说,为人师表,用点儿心,真的可以改变一个农村孩子的命运。
她干自己的活儿,不说话。
她有自己的思维,她把自己的思维在自己身边的孩子身上挥洒,力所能及地引导身边的这些孩子走好。
很多人都说她很优秀,在一起十余年,我越来越知道她确实很优秀。
经历了太多……
她和我的日子越来越趋于平静……

图七:村里的学校缺老师。
曾经多年只有语文、学术两门课程。
现在好点儿,终于有了英语课,但体育课还只能是让孩子们在操场疯跑,村里的孩子们不会列队。
她说,农村缺老师是个大问题。
她说,老师缺乏敬业精神是个大问题。
她说,教师素质难有机会提升是个大问题。
她说,农村教学点五六个老师教十来个学生是个大问题。
她说,小学阶段就填鸭式让孩子挤时间学习学习再学习拿高分是个大问题——那是在毁孩子。
——她说,我闭上嘴,不说话,因为我能做的就是管住我自己而已。

图八:看起来很美。
空气中弥漫着想要热死人的气息。

图九:在教室里,我看到她满脸的汗珠,我看到她胸前被汗水浸透的孕妇装。
她怀孕了,晚上睡觉我得盖被子,她一整夜都不盖,我说,你怀孕,别着凉,她说,我热,我肚子里有个孩子,那就是个小火炉,两个心脏的跳动都得我一个人承担,最怕热。

图十:班级里有学生在全县的考试排名中得了名次,学校奖励她一百元,这是她工资外的隐性福利。不知道纪检委、巡察组查不查这种工资外的非正常收入。

图十一:一个土里土气的农村女教师,带着一群土里土气的农村留守儿童。
我爱她,希望她在一个多月后生我们的女儿时能少些疼痛。
我爱他们,希望他们在十几年后能幸运地逃离农村,不再为土地上的日子而煎熬。

图十二:只要热不死,就学吧!
别再像你的爷,驴一样地在田野上用血汗砸下来几粒麦子。
别再想你的奶,皮包着骨头还不舍得多往锅里倒点儿油。
别再像你的爸,挂着农民工的牌子狗一样地在城市间卑微地爬行。
别再像你的妈,在轰隆隆的流水线上想要尿尿也得看人脸色才敢起身请假。
只要热不死,就学吧!
上了大学,逃离农村像个人一样地在城市活着才会有可能。

图十三:一身臭汗,光着脊梁。说了许多,满纸荒唐。夜色已深,不再多讲。
















占永2016年6月21日拍图文字于南坞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