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一:春暖花开的时节,花都义工们来了南坞村。
来了三十多个人,我认识两个。
但我没有陌生感,我觉得他们离我很近,我们似乎已经是多年的朋友又一次在这里重逢。
我带着他们到了一个可怜的老人家中。
他们给了他1420元钱。
他们给了他一箱火腿肠。
他们给了他各色的吃食。
他们也给他送来了春天的微笑。
我觉得鄢陵的这个春天因为他们迈动的脚步而越发显得阳光明媚。

图二:村子里正修水泥路,步行离开老人的家,我在村内的街道上拍下来这位姐姐的照片,我觉得姐姐很美,她的笑是发自心底的,我想,拍下来他们的身影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我们作为这个社会的一个个体,我们都可以为这个国家和社会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只是很多时候我们都在为自己找理由,我们很少有具体的行动。他们不同,他们有想法,并且把想法付出实践。

图三:我带着他们赶往下一个村庄。

图四:今天晚上在鄢陵吧看到了他们发出来的照片和文字,其中说“感谢董占永先生”,其实,应该感谢的是我,我应该对他们说谢谢,谢谢他们让我有机会陪着他们走进这个春天的问候,让我能有幸与他们站在一起,共同见证这个时代一个个小人物的大情怀。
也应该谢谢有人拍到了我,拿着相机的我,很少能有机会被人拍摄,今夜突然看到了自己的照片,也是一件很高兴的事情。

图五:离开南坞村,沿红旗大道至红旗桥,走S219省道往南,还没到堤子营村,车队停下了。
十辆车,剩了六辆,其它几辆走散了。
对讲机、手机一个劲儿地呼叫,站在省道边儿上大声对着话筒吆喝着缺谁少谁路怎么走从哪儿拐在哪儿等。

图六:没想到还在等人的路边遇到了一位学姐,学姐是许昌农机校九五届的,我是九六届的,学姐还跟我的一个堂兄是同班同学。

图七:鄢陵花都义工发起人朱金剑,金剑小我一岁或是两岁,但很有见地。他不显赫,只是县城东街一家小小的纸扎店的小商贩,做着自己的小生意,却心怀苍生,真臂高呼,扛起花都义工的旗帜,引起花都鄢陵一股持续不断的民间慈善旋风。

图八:我跟他们不认识,他们彼此间也不熟悉,但因为花都义工的旗帜,大家并肩走到了一条路上。
这样的相识,应该就是一种缘分吧!

图九:花都义工发起之初,参与者多是底层小人物,保安、商贩、护士、保险推销员、理发师之类的,没有大富大贵者,数年过去,参与者的职业也越来越多样化,其中越来越凸显的就是各单位的公职人员。大富大贵者依然不多,一些企业老板虽然不能亲自参与活动,但都曾捐款、捐物,或是为花都义工联合会的发展提供支持。

图十:花都义工每次的活动都能看到孩子们的身影,这样的带领应该是最直接的一种素质教育吧!

图十一:车队停靠在路边,小姑娘和姐姐躲在车厢里静静地等待,偶尔也会看看车窗外绿毯般的麦田。

图十二:应该是刚下过一场雨,野外停留一会儿,看看这春天里的美景,也是挺惬意的事情。

图十三:虽然是出现了车队走散的情况,但大家在路边的等待也是心情舒畅的。
工作中有烦躁、苦恼吗?是不是有时会几天笑不出来?
要是走进这个团队,你一定能看到自己灿烂的笑容。

图十四:跟丢的车辆来了,车上的哥们儿很高兴。

图十五:还有车辆没赶过来,大家继续等待。我跟他不认识,拍着照片,听着他跟相熟的义工玩笑着聊天,听见他说了一句:“某某说我长得不像好人。”
我看了看,长得确实挺像黑社会帮派成员。
听他们聊着等待团队的其他成员,就在这乡间的路边,我感受到了他们火样的热情。
——他们从不曾停歇。
他们一直在路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