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图片乡村:他们来了(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花都义工联合会)

(2016-04-17 16:20:54)
标签:

豫中豫东平原农村生活

乡下农民贫穷底层社会

摄影人物城市村庄对比

街道拍照偷拍孩子父母

慈善义举捐款美女帅哥

分类: 乡下见闻
图片乡村:他们来了(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花都义工联合会)
    图一:忘记了哪年认识朱金剑。
      金剑是个纸扎艺人,在小城鄢陵东街开了家纸扎店。有亡故的人要举行葬礼了,按照豫中乡间习俗,得给亡故之人“烧房”,这些纸糊的庭院房屋、桌椅板凳、男仆女佣、电视汽车乃至摇钱树之类的玩意儿,都属于金剑的业务范围。
      金剑是个不起眼的小人物。
      后来,看到他的博客里出现了花都义工的话题。我没有在意——想做好一件事不容易,我看了他介绍花都义工的文字,转脸也就忘了。
      我的目光是短浅的,花都义工突然搞起了活动。
      金剑牵头,保安、理发师、卖保险的、医院的护士,等等等等,都是些同金剑一样的小人物,大家筹钱组织起来搞活动,慰问敬老院的五保老人,帮助特殊困难家庭。
      花都义工引起了我的关注。
      接着,花都义工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
      花都义工初起,是一缕清风,吹拂着小城鄢陵。那时,小城的民间慈善事业一片死寂。
      经历着岁月的淘洗,今天再见他们,我对发起人金剑说,你们是一股旋风。
      他们来了,在南坞村十字街口先来一张合影。

图片乡村:他们来了(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花都义工联合会)
    图二:昨天网友“7ya8knovzh”跟我说望田镇孙屯村今天唱戏,正儿八经的漯河市豫剧团。漯河曾是豫剧沙河调主要活动地区,安金凤、刘法印两位足以开宗立派的豫剧名家都曾多年活动于漯河。
      本来要去看戏。
      上午还正忙着机关院里停电的事情,金剑打来电话,说他们要来。
      就不去看戏了。    

图片乡村:他们来了(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花都义工联合会)
     图三:南坞东街正在修水泥路,车辆进出不方便,于是就在十字街口停车,人员全部步行前往。
       花都义工是民间组织,不是领导下基层慰问,这样的活动可以带着孩子全程参与。

图片乡村:他们来了(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花都义工联合会)
    图四:花都义工们提前了解了情况,知道老人双目失明多有不便,就专门买了火腿等可以充饥的礼物。

图片乡村:他们来了(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花都义工联合会)
     图五:老人看不见,也不知道怎么跟这几十个人打招呼,金剑从老人的小屋里搬出来一个小板凳,让老人坐下。老人逼仄的“院落”根本挤不下几十个人,他不能把这些来自城里的客人们都让进来歇歇脚了。
       他家里就一个小板凳,来了客人也是没法坐下来的。

图片乡村:他们来了(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花都义工联合会)
    图六:义工们在了解老人的生活情况。

图片乡村:他们来了(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花都义工联合会)
    图七:一千元钱是花都义工们你五十我一百地兑出来的。

图片乡村:他们来了(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花都义工联合会)
    图八:花都义工来自各行各业,现在有不少的公职人员包括领导干部都参与进来了。

图片乡村:他们来了(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花都义工联合会)
    图九:2013年,曾经拍过一次花都义工到南坞敬老院慰问老人的照片,那时有几个人是印象深刻的,但这次拍照片,没几个是认识的。花都义工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每次活动都会有新人的加入。
 
图片乡村:他们来了(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花都义工联合会)
    图十:我想,我应该记住他们的身影。
      时下是个浮躁的时代,很多人情绪都难以平静,甚至不少人都“愤青”。
      有人不满社会上这样那样的不公平,有人不满国家目前存在的这样那样的问题,有人不满政府、官员乃至社会某个阶层某个群体这样那样的矛盾。
      于是就出现了很多人都在“生气”的情况。
      一个社会,没有任何问题和矛盾,可能吗?
      存在问题怎么办?
      不要总是一脸正气地“骂”。
      与其在网上或是朋友圈里发泄自己的不满,倒不如自己伸出手为这个存在问题和矛盾的社会和国家做点儿事儿——大事儿干不了,哪怕是在路边顺手捡起来一个垃圾扔到垃圾桶里。
      抱怨政府不作为,抱怨国民素质差,抱怨机制体制不合理。没用。
      自己动手,从小事干起,捡起垃圾、不闯红灯、少浪费一张纸,都是为这个国家和社会作了贡献。
      别管别人怎么说。
      更别天天愤恨、抱怨、不满。
      我是这么想的。

图片乡村:他们来了(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花都义工联合会)
     图十一:忘了是刘备还是诸葛亮说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他这个观点挺好,这个时代,绝大多数人都是小人物,跟花都义工群体里的人们一样,生活中、工作中普普通通,也会有为日子的开心和烦恼,不是有头有脸儿的显赫人物,但大家都“为”小善,并且坚持为之,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了。
       花都义工曾经有“日行一善”的口号,这就善莫大焉了。

图片乡村:他们来了(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花都义工联合会)
    图十二:我留下他们的身影,也是想让更多的人知道,谁都可以为这个社会和国家做点儿事情的。

图片乡村:他们来了(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花都义工联合会)
    图十三:花都义工联合会是八零后的年轻人发起,参与者也多是四十岁往下的年轻人。
      花都义工已经在鄢陵形成影响,但经济条件更好的中年人和老年人参与者寥寥。
      老同志们请不要总是批评年轻人这个不行那个不好了,看看做慈善的这些年轻人,你们应该向他们靠齐的。

图片乡村:他们来了(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花都义工联合会)
    图十四:有些人讲究,衣着、饮食、妆容、娱乐乃至语言。讲究是社会进步的需要,都跟贵族范儿靠拢,都显出大气,那说明这个社会发展得好。
      外在讲究的人越来越多,就是在农村,农民们也越来越愿意向文明靠拢,许多新生事物都开始被他们所接受。
      但人心不古,都说现在整个社会都缺乏真诚、踏实的风气。
      跟着花都义工们走在乡间泥泞的小路上,我觉得他们是鄢陵这片古老的土地向前迈进的希望。
      有这样一个群体的存在,我能看到鄢陵光明的未来。
      社会需要正能量,他们让我觉得这个时代是温暖的,他们让我觉得鄢陵大地是温暖的。     

图片乡村:他们来了(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花都义工联合会)
    图十五:在老人的破屋前来张合影——有人说要想办法给老人建新房。

图片乡村:他们来了(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花都义工联合会)
    图十六:离开老人的家,花都义工们走在南坞村的大街上,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
      也希望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他们的身影,也能有越来越多的人走进慈善的大队伍。
 
图片乡村:他们来了(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花都义工联合会)
    图十七:借着集合人员的空闲,赶紧再微信里发个图片和消息。发这样的微信内容,比那些个生活哲理、娱乐搞笑的内容更具实际意义。

图片乡村:他们来了(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花都义工联合会)
    图十八:旗帜飘扬在车顶,赶往下一个村庄。
      他们的脚步从不曾停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