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一:2015年8月15日,周六上午带着儿子和侄女去拍鄢陵老城。
古城鄢陵除了一座乾明寺塔和小得有点儿寒酸的文庙戟门,其实再也见不到任何古建筑。但城市快速变迁的速度还是让我觉得应该赶紧到老城区内走走,留下来一些即便是没啥古建筑的老城影像。
老城已消失近半,开发商们的钱砸下去,老城内的房屋就要倒下一大片,我担心真到了我有了宽裕的时间和拍图的心情,老板们的电梯房就把老城给吞吃完了。
之所以带着孩子,也是想让孩子看看自己家乡曾经并不光鲜的容貌,待他们长大成人,也能留下些少年时的关于家乡小城旧貌的记忆。
这是两个孩子正蹲在鄢陵东护城河岗梁街桥头拍护城河。

图二:豫东有民谚曰“鄢陵的好城墙,扶沟的好牌坊”,说的是鄢陵县的古城墙特别坚固、漂亮,而扶沟县牌坊众多、异彩多样。
1947年解放军攻打鄢陵城,国民党武装力量就是凭借鄢陵的古城墙做了最后的负隅顽抗。
遗憾的是,到了我们当家做主的时候,没人能清醒地意识到一座古城的城墙存在的无限价值,在那个火热的年代里,城墙被毫不留情地拆除了,一些单位建房也都会跑去拆下城墙上的古砖,节省下许多的资金。那个时候,似乎城墙是随便拆的,没人管的样子。
护城河没法拆,就撇下了,就像是一个弃妇般幽怨哀伤地被随意践踏。
垃圾填埋住了护城河曾经的颜色,滋生的杂草早有了吞噬掉整条护城河的意思。
平原小城鄢陵有花都之誉,花都的招牌打得很响,只是缺少了一汪碧水的滋润,好不容易留下几段护城河,早晚是要整修一番的,千万可别像护城河的北段一样,被无情地填埋,盖上了房子。
盖房子哪儿都可以,啥时候都中,古护城河毁掉就没法恢复原貌了。
说到这儿就想起来鄢陵东关护城河桥头往南的一段护城河上全建了房子,不知道是谁的馊主意。

图三:岗梁街的尽头处,本应是人行道,入目却是一片荒芜景象。

图四:过了护城河,到了南北向的顺河路,就算是出了传统的鄢陵老城。顺河路,自然是因为邻着护城河才有了此名。

图五:顺河路上两个孩子看到了一座小庙。

图五:敬供柳爷之神位。
柳爷这位神仙是不常见的,上网搜了半天,看到有一个柳神官,说他性格温和似柳,手里拿着柳条,顶头上司是女娲娘娘。

图六:县城的小巷路况也不见得比农村好多少。

图七:护城河内的民房,住在一条臭水沟旁,家里肯定少不了备上许多的蚊香。

图八:顺河路卫生状况堪忧,不过一个多月过去,鄢陵县城热热闹闹的环境整治活动正在进行,想必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

图九:顺河路和卧龙路交叉口往北还有一条路,叫不上名字,应该是进入苏岗村了。
苏岗村苏姓居民是苏东坡的后裔。

图十:回望顺河路,像是某个村庄的一条街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