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一:周末休息一天,孩子妈妈学校里有事儿进城,孩子就交给了我。
这么些年家里大事小情我几乎是啥都不管,一直都是她照顾孩子,孩子的陪伴、教育,她付出了许多的辛苦。孩子跟着我,在家就会想着看会儿电视,想起刚好逢村里的更会日,就提议上街逛逛。
让孩子背了相机,到街头拍些照片,免得闲逛无聊,也锻炼锻炼孩子的胆量。
孩子拍一张,就让我看看效果,我觉得不满意,提提建议,再拍,再让我看,我觉得不理想,忍不住语气就着急了。孩子没吭声,继续拍。
想起了孩子妈妈常劝我说,对孩子要耐心,别总是批评的语气。
心里就会有些后悔自己缺乏耐心,对孩子太苛刻。
把照片放在电脑上看,孩子的照片其实拍得不错,自己的批评、指点明显是不对的。
这里有有三张是我所拍,其它的都是孩子拍的,我拍的三张并不比孩子拍的好到哪儿去。

图二:现场制作现场销售,不存在安全问题,可以放心大胆地吃。食品安全天天提,但还是天天提心吊胆买东西,总是担心买到添加了什么违禁物质的东西。
这种圆球状的小食品二三十年前就有,村里一个老头儿在学校门前售卖,印象中是一分钱或是五分钱一个。见过他们老夫妻两个做这个的过程大:框中装满做好的江米粒儿,手拿的两个木质模板中间都有一个半圆形凹槽,两个模板在框中装上江米合在一处,挤压一下,一个滚圆的江米糕成品就出来了。
不过现在这种小食品的品种越来越多,食材不局限于江米,而且形状也是多样的。

图三:这位是老板,他正装的是玉米做成的东西,不知道叫什么名字。

图四:我觉得孩子的这张照片就抓拍得不错。

图五:大锅在农村卖得还不错,不过城市人恐怕没用这种大锅的。

图六:上学时好像书上讲过,集市贸易是有着相当古老的历史的,它来源于远古时代先民们的以物易物,后来农业与手工业分离,有了专业的手工业者,集市贸易也就逐步有最初的原始状态到了后来成熟的定点、定期集中贸易——鞋摊女老板应该不会考虑这个集市更会的来源问题。

图七:买鞋垫的老人。

图八:南坞村乃至南坞乡通往外部的主干道红旗大道。

图九:南坞信用社是南坞村唯一的金融机构,人家生意好,现在改名叫鄢陵农村商业银行了,听说这里头的普通职工一年也要有十来万的工资,没法比。

图十:皇家新娘,是村里最具影响力的照相馆,老板在计划经济时代就在供销社里负责照相,玩了几十年相机。供销社随着时代变迁而衰退,他下岗继续从事老本行,为人和善,又善经营,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皇家新娘很好听,细想,其实都是农家新娘。

图十一:西瓜哥孤独地坐着街边,似乎没卖出去多少,无籽瓜,个儿还大,肯定不愁卖。不过几年西瓜市场似乎有点儿不温不火,供应是充足的。即便再便宜,种瓜还是比种其它传统作物强得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