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一:周金亮内敛木讷,一个沉醉于艺术的沉默者。
耕种几亩地,数十年画笔在手,有些孤独地追寻着自己想要的生活。在农村,这样的坚持无疑是不易甚至艰难的,我能理解他所处境地的心态。在城市,这是雅好,在农村,乡邻会不屑。农民就应该种好地,地种不好,又不善于挣钱,再玩这些个不来钱还得赔钱耽误时间的东西,那就是不务正业,转脸说出来,也就成了神经病。村里一定是有人肯定他的,但村里肯定也会有许多人鄙夷于这样的人生。
所以,他说他沉默。画了几十年,他的屋里没有挂出来一幅自己的作品。
他上网搜索“鄢陵国画”,搜到了卢老先生,也搜到了写卢老先生拍卢老先生的我的博客。他搜索,一定是渴望与人交流的,应该也是独行孤单的选择。

图二:卢老先生给我打电话。
下班了没有?
下班了。
吃饭了没有?
没有。
你来吧!还在村南头儿的那个饭店。
中。
有个你的网友想见见你。
好,我现在就去。
还没到卢庄村,突然在村外路上迎面撞见骑着电动三轮车的卢老先生。
你弄啥哩?
我来接你。
接啥接?
就进了饭店。
四个小菜,每人一小碗烩面,几罐啤酒,八十块钱。
我去算账,老板说已经算过了。把钱扔到周金亮面前,他起身到我跟前,拉着我一定要把钱给我。
畅所欲言是开心的,虽然村里停电一身汗湿。
我说,你回家练练墙体字,这样能增加些收入。我给一个认识的镇政府办公室主任打电话,说,我这儿有个朋友写墙体标语,你那儿有活儿给我打个电话。朋友说,你说了,就别管了,只要有活儿,一定找你。
我说,你不能这样一个人自娱自乐,你得走出去,得融进鄢陵的书画圈。卢老师,你得推荐推荐他。卢老师给鄢陵一位老画家打了电话:我给你推荐个人才,年轻人,很踏实,不圆滑,寥寥几笔就能表达一种诗意,有时间他进城了你指点指点他。老画家说,你推荐的绝对错不了。
拿着周金亮的画作,又看卢老先生的作品,我一个门外汉开始外行看热闹,指东点西说自己的看法,偶尔有说中的,也有不少“白脖”的时候。
我说,卢老师,你说说他作品到底怎么样,在咱县是啥情况。
卢老先生说,他的画风是鄢陵县所有人中都没有的,他的作品是现在鄢陵许多年轻画家都比不了的。
我说,规范不规范?有没有跳出框框?
卢老先生说,他是规矩的,只是在一些小细节上有问题,比如用墨,比如运笔。
卢老先生说,时间长了,他一定能很出色,在鄢陵显露头角。
卢老先生推荐他参加一个画展,他低头没吭声,有些犹豫,说,我想等我的作品成熟了再参展。我不同意他的观点,说,你的学会推销自己。
我带了相机,拍了他的照片,又拍了他的画作,先让博友们知道,鄢陵还有这样一个农民画家。
他叫周金亮,笔名周道成,鄢陵县望田镇新色村人。










最后的这幅虾是卢老先生送给周金亮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