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一:一位朋友在鄢陵,周六早上给我打电话,让我进城,想让我帮忙做件事。
忙完家里的事,到村头等公交车,赶到鄢陵县城已经中午十一点。
朋友打电话,说不用到他的办公室,直接到北关汽车站附近的百味鱼庄。
边吃饭边谈工作,也是个不错的方式。
领着孩子到了北关,往西走一二百米的距离,孩子先看到了在路南的百味鱼庄四个字。
推门进去,向服务员说了朋友的单位和名字,服务员说没有啊!
以为朋友还没来,就带着孩子去看附近的乾明寺塔。
朋友打来电话,问我在哪儿,我说已经到了。
朋友说,直接上三楼就行了。
做东的是百味鱼庄的老板周先生,周先生是朋友的朋友。
既然是朋友的朋友,还在人家这里吃了饭,就广而告之一下吧!

图二:几个家常小素菜,又有自制的卤猪蹄,伴着家常的味道,叨菜、说话、喝酒。

图三:我平时不沾白酒,守着酒杯多少喝了一点,就开始头蒙,最后上了一大盆酸菜鱼和鱼肉饺子,味道都不错,不过没拍照片,也就开始的时候拍了这做成变蛋的鹌鹑蛋。

图四:朋友能喝,做东的周先生也能喝,我不能喝酒,就多吃菜少喝酒。好在都是坦诚的朋友,大家不客套,随意喝,不想喝了就放下杯子。
君子不强人所难,这是种境界。

图五:既然是百滋百味的鱼庄,主打与产品,大厅里自然有不少关于鱼的信息。

图六:看《水浒传》后,觉得写这本书的施耐庵有三特点。
第一,爱喝酒;第二;爱吃牛肉;第三;不喜欢女人。
你看梁山好汉们下山办事儿,不管到哪儿都是先来一句“切二斤牛肉,打一角酒”。
如果施耐庵不喜欢这两样东西,他的文章里不会不厌其烦地反复让好汉们吃酒啃肉——吃牛肉也就罢了,一个人一次都得吃二斤,那得有多么痴迷吃牛肉啊!他们喝酒不论斤,二是按“角”,不知道这“一角”是多少斤两,也就没法知道好汉们的酒量了,不过按照牛肉的标准,估计这“一角”酒也不会少了。
中国人讲究无酒不成席,喝了酒,说话也会放得更开,要是有网友喜欢喝酒,也不妨到百味鱼庄看看,甚至兴致来了高呼一声:“服务员,切二斤鱼肉,打一角酒”。
最好还是说四、十不分的鄢陵话,不然服务员会迷瞪这“一角酒”怎么“打”。

图七:推杯换盏间,从朋友那里得知,百味鱼庄的老板周先生还特别喜欢读书,每年最少读十二本书。这是难得的,在这个以浮躁为特色的时代,人心难静,所谓读书,多数不过是些杂志类的浅阅读,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读书。
想想自己,常自诩爱书,一年也不过读一本两本书,比起人家一个做餐饮的老板也是不如的。

图八:“鱼”罢,准备下楼的时候,在房间的角落里看到一把漂亮的春秋大刀。
周先生说,身体是根本,所以他经常锻炼,春秋大刀、太极拳都是他一直坚持的。

图九:鄢陵有一个庞大的慈善团体,名曰花都义工,没想到周先生还是花都义工的成员,经常参与慈善活动,并且去年还获得了花都义工内部的荣誉奖。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慈善是个用心的事情,不能靠一时激情。周先生不过是一家饭店的老板而已,在鄢陵籍籍无名,能坚持做慈善,是许多人都不敢、不能做到的。

图十:鄢陵地标性建筑乾明寺塔就在百味鱼庄西侧二百米处,吃了鱼喝了酒尽了性,还可以登高怀古,有了心情,再赋一首合辙押韵的打油诗,抒发一番爱党爱国爱家爱老婆的情怀,说不定就与这古塔一样青史留名了。

图十一:去百味鱼庄吃饭,说是在董占永的博客里看到的,说不定还能给个优惠价哩!
——记住位置:鼓楼广场后头。
——记住电话:7728866。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