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图片乡村:乡(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南坞乡人居环境改善)

(2015-04-19 23:07:08)
标签:

豫东豫中农村街道风景

乡镇政府干部工作场景

春天美丽景色偷拍人物

环境整治城管商户执法

乡下农民城市差别照片

分类: 乡下见闻

图片乡村:乡(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南坞乡人居环境改善)
    图一:在乡政府当乡干部十二年了。

          二十四岁之前,对乡政府的了解就一样——计划生育小分队。

          那年初夏的一大早,刚起床,一个女人的陌生声音在院子里响起:“家里有人吗?”

          刚起床的我出屋门,看见大门口一个三十来岁的女人。

          她不怯不惧落落大方的样子,说些日常生活中那些不咸不淡的话,直奔俺家的堂屋。

          我的潜意识里得出个结果:这女人是卖洗头膏的。

          跟她迎面相对的那一刻,她楞了一下,我也愣了一下。

          她说:这儿是恁家呀?

          ——我们是许昌农机校校友。她是93级或是94级的,我的学姐。

          进了堂屋,看到俺家破瓦房里吊了顶,有新做的沙发和崭新的中堂画,她问我:“你结婚了?”

          我说:“没有,俺哥结婚了。”

          她走了。

          一年后,我到了离家四十里的南坞乡政府工作,才明白我的这位学姐是乡政府计生办的工作人员。

          一年后,我跟着乡政府的计划生育工作队到村里搞“秋季计划生育集中活动”,夜里翻越村民的院墙,抓一个穿着内裤的男人到乡计生办,逐渐知道了一点那个时期特有的工作方式和中国人口得以控制的真正原因时,才真正体会到中国农民的辛酸——和基层计划生育工作人员的无奈和辛苦。

           那时我虽然不是计生办人员,但遇到“集中活动”时,有几次都是被抽去的。天寒地冻的早上,黑咕隆咚地在乡政府的院子里集合,骑着摩托车往村里赶,路上冻得半死,到村里后再点名,领导讲话,然后几十个人分班,三四个人一起,划定了分包区域,挨家挨户敲门——天还黑着,有的人家没起床呢!之所以这么早就敲人家的门,是因为一大早家里肯定有人,白天人不好找到。

           到了人家家里,看看有没有添置新家具——那时新婚的迹象,看看有没有尿布、婴儿衣服——那时有新生儿的迹象。

            我那时跟我学姐是一样的模式——不知道我进村民家里的时候人家会不会把我当成卖洗头膏的。

            忙碌一天,找人、商量、批评,争吵,甚至扭胳膊抓人……很多事儿都忘了,记忆最深刻的是晚上返回乡政府时,乡间小路上几十辆摩托车车灯晃动下长长的队伍,蔚为壮观——车上的人冻得没有不哆嗦的。

            ——唉!

            想想自己与同事们十余年前那段特殊的时光,不知道该说什么,写下这几句话的时候,不自觉地发出一声轻叹。

            好在我参加工作时,已逐步进入政府职能从管理到服务的转型期。

            之前,农民对乡政府有好感的不多。当了十几年乡干部,我一直在想这是为什么。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那个特殊时代产生的特殊体制机制,比如城乡二元化,活生生把一个国家的公民人为地分为两个等级,没有矛盾才是奇怪的。此其一。其二,从北京到县级政府,所有针对农村的政策举措,比如计划生育,都是砸到乡干部肩上再递给农民,乡干部是直接与农民的接触甚至针锋相对的对象。农民骂谁?他当然直接跟乡干部瞪眼。

            乡干部其实就是一直干巴瘦的跛羊,如此而已。

            几十年乡干部跟群众的直接面对导致的积怨,不是三年两年就能化解的,如今群众肯定还有从内心深处对乡干部的骂声。但就我看到的是,情况已经越来越好,最起码现在乡政府的工作中与群众产生直接矛盾的已经极少了。乡政府的工作职能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转向了服务。建桥、修路、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安全饮水、矛盾调解、农技服务、各类补助资金发放,等等等等。

             谁没事儿愿意跑到村里跟群众针锋相对?

             俺乡干部也想着与群众能鱼水相处。

          
图片乡村:乡(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南坞乡人居环境改善)
     图二:从中央到地方,当官挨骂最多的不用说是乡官——乡政府如我这样的小人物,如何算得上“官”?

           中央电视台反腐的一些小品类的节目,被批得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对象多是乡政府的乡长、秘书们。节目能上中央电视台,那质量肯定错不了,只是三番五次都是乡干部被捅刀子,我心口也像是被扎了一般。

           乡干部似乎就没扮演过正面形象。

           那年好不容易拍了个写乡政府干部的电视剧,名字叫《文化站长》。很激动,赶紧看看。

           ——狗屁。

           当了十几年乡干部,我没见过乡政府时那样开展工作的。

           跟玩儿似的。

           又一个那年,又出了个写乡政府的电视剧,名字好像叫《乡长》。

           ——扯淡。

           我当了十几年乡干部,天天跟乡长在一个院子里工作,我最了解乡长都干些啥、怎么干的。

           电视剧里的乡长就那熊样,根本就不是当乡长的料。虽然饰演乡长的是个长得挺帅气的演员,但这位明星看来对基层生活一点都不了解。编剧也瞎了,你写剧本之前先到乡政府吃住半年,保证你能写出个有血有肉的《乡长》。

            看来,城市里的人们不了解文化站长们,更不了解乡长们。


图片乡村:乡(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南坞乡人居环境改善)
     图三:河南现在唱戏最红的是一个叫李树建的人,他以一腔豫西调起家,先是在河南大红大紫,接着迅速红遍全国。他的戏是真好,我特别喜欢听,比如《清风亭》,比如《鞭打芦花》,比如那个足以让他载入中国戏曲史的《程婴救孤》。

           李树建有一出戏拍成了电影,唱得同样深情感人,但我几年前开始就再不听这出戏。

           李树建当河南省豫剧二团团长的时候,拍了一部宣传典型的戏曲电影《乡村警官》。这位典型是河南省驻马店市公安局副局长兼正阳县雷寨乡派出所所长。

           戏曲的关键是矛盾冲突。

           这部戏曲电影里为了树立刘文功高大上的正面形象,弄了个跟“吃喝玩乐”沾上边的葛乡长。

           ——俺们这些乡干部要搞好跟农民群众的关系。

           ——俺们这些乡干部要搞好跟编剧老师的关系。


图片乡村:乡(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南坞乡人居环境改善)
    图四:跟各位说说俺乡政府最近在干啥。

          近期的工作虽然有群众会不满意,但绝大部分群众都是赞许的。

          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这是个新名词,简单说,就是把农村卫生打扫好。

          这不是一阵风,领导说这是要一直坚持下去的长期性工作。

          经过了年前年后的连续整治,特别是这几十天的努力,南坞镇区环境真是变样了。

          那天清理镇区沿街占道经营和私搭乱建,我也跟着去了。

          拍了几张图,让博友们看看俺的同事们天天都干的是啥工作。         


图片乡村:乡(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南坞乡人居环境改善)
    图五:这位女同志是俺乡的纪委书记,分管创建工作,天天大街上跑。前天我在办公室值班,她到了我屋,坐在我对面两个说话。她无意间挽起袖子,我笑了——手腕以里是白的,手背手掌都晒得黑红。

          女同志在基层更不容易,纪委书记的爱人在其它乡镇工作,两个人都是一天到晚在乡政府,留个还在上初中的闺女在县城,平常常能听到纪委书记给闺女打电话交代“写作业别看电视煮面条锁好门早点睡盖好被子我不回去听话”之类的话。


图片乡村:乡(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南坞乡人居环境改善)
    图六:清理占道经营有人埋怨是肯定的,所以每天集中人员时领导一再交代“群众如果说脏话骂人咱不能还口说脏话”。不过村民多是理解的,像这位商户,对门前堆放的建材马上用自家的挖掘机进行了清理。


图片乡村:乡(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南坞乡人居环境改善)
     图七:乡政府都干啥?

           啥都干。

           我听说鄢陵县政府下辖的有九十多个单位,这九十多个单位中的任何一个到了乡政府,都是检查、安排工作,都得有对应的部门人员进行接待、配合。所以,乡政府时典型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不少乡镇政府现在带书记乡长也就四十来人,您可以想想有谁是只干一样活儿的。

           俺们这些乡干部。

           不光是羊。

           也是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