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董占永
董占永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0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图片城市:许昌街头一家三口的闲逛随拍街景

(2014-07-24 13:39:20)
标签:

河南省许昌市地区城市

老城东城区大路街景

随拍偷拍高楼行人车辆

房地产开发房价历史感

公交车私家车文物古迹

分类: 乡下见闻

图片城市:许昌街头一家三口的闲逛随拍街景
    图一:今晚坐下来,有心情,就听听戏。上土豆网搜索,看到时下风头正劲的河南省豫剧院三团汪荃珍的《杜鹃山》选段“家住安源”,在汪的所有唱腔中,我喜欢的是她的这一段。

          又听一位现在很多人已经不知道的李秀花老师1975年的“家住安源”,再听常香玉老师的同一段唱腔。最自然、打动我的是李秀花老师四十年前的录音。

          上网搜搜,李秀花老师原任职于河南省豫剧二团,在一次排练《杜鹃山》时摔伤了颈椎导致瘫痪,脱离了舞台,2004年去世。很多人都不知道她的名字,她的死去自然是如同她人生的最后三十年,悄无声息。

          不再跑题,今晚开篇说的是一件很时尚的事情。

          去许昌的时候,在文峰游园的西侧看到了少儿街舞比赛,从不曾接触过这个,一家三口人好奇地挤在人堆儿里看了一会也就离开了。


图片城市:许昌街头一家三口的闲逛随拍街景
    图二:曾经的文峰塔,是在许昌城外东南方向,国民党爱国将领吕公良将军率许昌驻军与日军激战时,文峰塔上曾爬上了日军,从高处扫射城内的军民。

          吕将军已战死许昌许多年,少有人关心这片热土上曾经有人洒下一腔热血。

          文峰塔一侧建起了一座城市休闲广场,名唤文峰游园。

          现在人讲的是都市时尚潮流激情之类的玩意,有了闲暇,也可以知道一点过往,有人曾为了今人的盛世欢歌而就在这个地方用生命搏杀。


图片城市:许昌街头一家三口的闲逛随拍街景
    图三:许昌汽车东站103路公交车上。


图片城市:许昌街头一家三口的闲逛随拍街景
     图四:鄢陵人坐公交车到许昌,以前是一直把车开到市中心的许昌火车站,现在不行了,都不让进城市核心区域,城郊成立了几个车站,到这儿下车了再转乘市内公交进城。

           汽车东站的形象不怎么样,绿化极少,服务人员少见笑脸。也许是因为到这儿坐车的都是农村人。


图片城市:许昌街头一家三口的闲逛随拍街景
    图五:在许昌东站坐上车,开始经过许昌东区往里走,到处都是高高的楼房,或者就是在建,或者就是待拆迁,到处都是一片忙碌景象。前些天许昌一位博友打来电话,说许昌房价落了。


图片城市:许昌街头一家三口的闲逛随拍街景
    图六:许昌职业技术学院校园一隅的体育馆,这是许昌最高大上的体育场馆了。


图片城市:许昌街头一家三口的闲逛随拍街景
    图七:许昌文峰游园与文峰塔遥相呼应,让城市多了几分韵味。想想当初可以把黄金地段的位置留下来大片空白建广场,而不是开发房地产挣钱,做出这样的决定实在是很英明的。


图片城市:许昌街头一家三口的闲逛随拍街景
     图八:广场上很热闹,小摊贩也不少。


图片城市:许昌街头一家三口的闲逛随拍街景
    图九:城市的土地几乎底朝天翻腾了好些遍,但文峰塔400年巍然不动,静静注视着一代代人在她脚下演绎着各色各味的传奇。

          风云变幻四百年,文峰塔始终沉默。

          也许,这是她始终存在的理由。


图片城市:许昌街头一家三口的闲逛随拍街景
    图十:看报纸上说一些大商场设有“老公寄存处”,在许昌市连城大道与毓秀路交叉口的胖东来许扶店,实在找不到休息的地方,就在一楼角落里歪在了椅子上。这里是服装区的售后服务,修剪裤边什么的。

          女人挑选衣服的耐心是惊人的。


图片城市:许昌街头一家三口的闲逛随拍街景
    图十一:她喜欢看看衣服,我义不容辞地陪同,当然,去古玩市场闲逛时,她也会全程相伴。


图片城市:许昌街头一家三口的闲逛随拍街景
    图十二:许昌市劳动路与西大街交叉口,对面的楼叫中原酒店。


图片城市:许昌街头一家三口的闲逛随拍街景
    图十三:明代《永乐大典》里有“天下西湖三十六,许州西湖在其中”的记载。

            许昌城在古代很小,但很幸运地有个西湖声名远播,宋朝时,许州与杭州两地的领导经过沟通,就把许昌西湖改名小西湖。但许昌人千百年来依旧习惯以西湖二字相称,许是图省力,或许是心理上不情愿一个“小”字在前。

            西湖莲舫是许昌古十景,所谓莲舫,传是欧阳修在湖中修筑了一座“欧阁”,船形,加之许昌素有“莲城”之誉,湖中多莲花,故有“西湖莲舫”一景。

            前些年西湖公园重新规划,仿造了这么个“舫”。

            不过,看有些地方文史爱好者考证,现在的小西湖并不是古代最初的许州西湖。没有细探究竟,但可以肯定的是,这里即便不是古代的西湖,也是早已有之的,因为这里原系许昌古城的护城河西段。

           
图片城市:许昌街头一家三口的闲逛随拍街景
    图十四:鸽子园,不明白这些鸽子为啥傻乎乎地不知道远走高飞寻找自由。


图片城市:许昌街头一家三口的闲逛随拍街景
    图十五:轻易不来许昌,让孩子给俺照张合影。

图片城市:许昌街头一家三口的闲逛随拍街景
    图十六:许昌市前进路与塔东路交叉口。十年前的前进路我印象深刻,大树遮天蔽日,因为位置稍显偏僻,街道上行人寥寥,两旁是陈旧的老建筑,路南的不太平坦的人行道上有一个卖旧书的摊位,摊主一个人闷坐着,不过当时许昌的城市环境已经很不错了,之后的几年,国家卫生城国家园林城中国优秀旅游城等等荣誉就开始接踵而至。

            备战路口到博物馆一带的民居全部拆除后,有了文峰游园,前进路也拓宽了,还好中间许昌市武警部队对面路上还保留了一个当初的法桐树,每次走到那里,还能让我找到当初的老前进路人行道的位置。


图片城市:许昌街头一家三口的闲逛随拍街景
    图十七:许昌这座城能多出几层厚重感,全依赖了一位叫曹操的安徽人。

            曹操喜欢这里,把这里作为自己的福地大本营,把东汉末代皇帝刘协从洛阳接到这里后,许县成了中国的首都,遂更名为许都。汉亡魏起,许都接着又是魏的首都。故而许昌才敢四处说自己是汉魏故都。

            当然,一千八百年前的县普遍都比较小,三四十里地就可以有一个县。曹操在许昌的时候,今天的许昌当时叫“颍阴县”,往东走三十多里地今天的许昌县张潘镇古城村与盆李村之间有个城市就是“许县”。后来“许县”在南北朝时被北魏一个叫周几的军人带兵给毁了,自此“许县”消失。

            后人往往会误会,觉得今天的许昌就是古代的许县,这是不对的。

            许昌是曹操的根据地,爱好文学的曹操还召集了当时全国文学创作圈里的大量精英,才有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浓墨重彩的建安文学。许昌在上世纪八十或是九十年代有了一个叫建安文学研究会的民间社团,聚集了许昌文学界的相当一部分中坚力量,曾经很有社会影响力。           

            不过近些年似乎已经沉寂了。

            图片里是许昌文峰游园里的建安七子雕塑。


图片城市:许昌街头一家三口的闲逛随拍街景
    图十八:好像是今年许昌有了双层巴士,高铁东站至许昌火车站,孩子遇上了几次都想坐坐,不过等了好长时间还没等到一趟,终于等不及就放弃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