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一:昨天周六,我在办公室值班。中午回家吃饭,刘老师还没做好,就拿了相机拍几张。
来了兴致,让刘老师给我和孩子拍张合影,她说,你们俩的合影照特别少,今天就拍几张。
不知不觉间,天气热起来了,墙外桐树花开,让我想起了小时候老家宅子里的那些场景。
应该是像我的孩子这样的年龄,“出疹子”了,在家里休息了一个月或者更长的时间,最主要的是不能见风,所以天天都得躲在房间里,大人照看着不让出门。
那年“出疹子”的孩子特别多,班里好像有一二十个孩子都缺课了。
也就是泡桐花开的时候,应该是快好的时候,母亲用父亲的棉袄把我裹得严严实实,背着我到了一个叔家里,叔家有两个孩子,到了叔家,把我从棉袄里放出来,很开心地跟两个弟弟玩耍了。
不知道那时候“出疹子”是什么病,现在的孩子都提前打防疫针,不再“出疹子”了。

图二:吃了五天面条,刘老师说要换换,这天蒸米,菜是土豆鸡块。

图三:本来就不白,到了办公室负责后勤工作,天一热就成了机关里最黑的几个人中的一个。
孩子不知道要往什么,不愿跟我合影,就让刘老师放下锅铲,给我来个门口的单身照。

图四:小朋友最感兴趣的还是动画片。
屋子不大,功能很多,里头是卧室,中间是客厅兼餐厅、外侧挨着门口是做饭时的操作间。

图五:切菜的案板右侧的半间小屋,是孩子的卧室和家里的杂物间,很凌乱,但总算是有个不漏雨的屋子,比前几年强多了。

图六:门前是俺家的菜地,马上新蒜下来,就可以吃新鲜的蒜面条了,还要腌制一些糖蒜瓣。

图七:十年前,乡政府的家属院里一到晚上或是周末,还是非常热闹的,特别是闷热的夏天,一停电,老院落中间的大路上就会站许多人闲聊,一直到来电或是夜深时才会各自散去。
现在的周末,人烟就越来越稀少了。
条件越来越好,都住城里了,再过几年,也许周末的时候一个人也看不到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