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一:与沈丘县应是有缘的。
那年,一位沈丘的博友因公到了与南坞村相距不远的扶沟县,来了我这里,感觉上是距离相当远的,她的到来是我没想到的。她来自一个叫作莲池乡的地方,因为她的到来,让我开始了对沈丘县的关注。
许昌农机校上学时,同宿舍有位尹姓同学,很爱干净,卷发总是用梳子梳成短短的背头样式,说话口音与众不同,印象最深的除了禹州方言“私跟”,就是这位沈丘赵德营镇的同学的“知不道”了。
距离太远,平日没机会了解,看报纸时得知,沈丘县高中是相当了不得的,每年考中北大清华的学生数量高得惊人。
博友来时,说起来沈丘县的一些情况,知道当地的机械制造业发展是非常不错的。
除了我的尹姓同学和这位来过南坞村的博友,“颍河水边”是我认识的第三个沈丘人。
“颍河水边”是沈丘县周营乡某个村庄的人,夫妻二人常年在深圳打工,把一儿一女撇在家中由老人照管,只有在过年时,赶着春运大潮回家一段时间,陪陪孩子、老人,全家短暂的相聚后,又匆匆分别。
前几日,“颍河水边”给我发过来邮件,我看到了他们夫妻二人回老家过年时所拍的一些照片。

图二:打工生活的心理状态,是许多人所不得而知的,“颍河水边”的信:
占永兄弟 :
您好!
转眼之间,春节假期已过去了差不多20天,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上,因为事情多,也很少去博客上瞄瞄,今天有空,特意来到兄弟那儿看了一下,在此也希望通过邮件向你拜个晚年,希望在新的一年你工作顺顺利利,家庭幸幸福福,儿子以及嫂夫人健健康康!
过年在家里呆了差不多20天,辛辛苦苦地回家,忙忙碌碌地过节,时间很快,转眼即逝,来到南方,恍如隔世一般,很留恋在家里的感觉,留恋和父母孩子共处的天伦之乐,可是,没有办法,日子得过,生活还得继续,新的一年,重回家中团聚,又是漫长的365天的等待.
今天发邮件,一来算是给占永打个招呼,二来算是给您拜个晚年,如今的我,已别了儿女和妻子再度踏上南方这方热土,又开始了一年的打工生涯!在此发一些在家乡的照片.
我想您也应该很想知道我的近况.
颖河水边

图三:冬日的豫东小村,在一片静寂中默默地存在着,也许几百上千年了,有这肥沃的土地滋养,才得以代代繁衍生息,被高高的树木掩盖,被皑皑白雪滋润,虽普通甚至落后,但这里才是家,也这是在这里,才能真正知道什么是温暖。
深圳很遥远,身在异乡,心里的归宿,必定是这里的。
我不知道“颍河水边”的家所在的村子叫作什么名字,更没有关于村子的资料,也只能这样看看“颍河水边”老家村庄的冬日雪景图了。

图四:尚景熙编著的中州古籍出版社1984年7月版《河南地名漫录》载:
“沈丘县是以周朝的沈国为名的。”
“沈丘在西周时为项国,春秋初期亡于鲁。春秋后期,沈国从今平舆境迁来,县境南的老城,一说即为沈国故都。沈国是西周初期分封的诸侯国,姬姓,子爵,国君称沈子。周敬王十四年(公元506年),晋国在召陵(今漯河市东北二四五里)召开诸侯国会议,沈子没有参加,‘晋人使蔡伐之’。这年夏季,为蔡所灭。”
“沈丘,由于为项、沈故土,所以历史上多以‘项’、‘沈’为名。秦朝置项县,两汉、三国、两晋(博主注:此处作者用‘两汉、三国、两晋’表达不当,严格讲,应为‘两汉、魏晋’)相继沿用。南北朝时期,这里时属南国,时属北土,每个王朝占有之后,都要改换一次地名。南朝初期,刘裕北伐,夺取了黄淮之间的大片土地,在这里置陈、南顿两郡。东魏置北扬州,并改县名为秣陵。隋朝以沈为名,置沈州。唐朝开始设置沈丘县。沈丘,意即沈国废墟。”
“明朝弘治十年(1497年),县治迁至县境南部的乳香台,即今老城。1950年,迁至今县城。”

图五:人说,女儿是一个男人上一辈子的情人,两个人这世为父女,一定是非常亲近的。这么说的话,父女与女儿的亲近,不是这辈子的什么原因,而是上一辈子的关系就定下来的。

图六:一片白茫茫,冬日的村庄最安静的时候了。下雪的时候,农活儿没有了,进入了一年中最闲暇的季节,除了天气寒冷,剩下的就是好好享受这难得的清闲时光了。
据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12月版《河南乡镇(2003)》(第509页)载:“沈丘县周营乡位于沈丘县东部,沙颍河南岸,东邻安徽省界首市。全乡共20个行政村,45个自然村,3.5万亩耕地,4.1万人,总面积41.7平方公里。交通条件便利,漯阜铁路、洛界公路穿境而过,沙河航运可直通东南沿海。境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农作物主要盛产小麦、玉米、芝麻、花生、瓜果、蔬菜等,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乡。”
百度百科“周营乡”说:“周营乡地处沈丘县腹地,紧靠沙颖河南岸。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15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15°10',北纬30°14'。南北东南走向,地形狭长。西与石槽集乡相连、东与付井镇毗邻。北依沙颖河。南与赵德营镇接壤。全乡甚20个行政村,45个自然村,4.2万人,3.5万亩耕地。周营乡腹地周营村是乡政府所在地,也是全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周营集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中心街南北长1000米。贯穿周营村南北,商贸繁荣。”
周营乡下辖20个行政村:周营村、东李营村、张营村、崔营村、孔营村、大欧营村、马营村、郭寨村、李楼营村、黄孟营村、孟寨村、谢营村、王寨村、大李口村、西李口村、赵庄村、赵寨村、李湾村、刘集村、西李营村。

图七:“颍河水边”老家的老宅,院子里铺满红砖,刚下过雪,院落里已经被扫的干干净净,右侧的老人是“颍河水边”的父亲。

图八: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除了过年的几天时间,这个院落里就是两位老人和两个孩子这样相扶相伴,淡淡的岁月,淡淡的日子,没有波澜,只有心里对未来生活的无限期盼。

图九:女儿跟父亲长得很像。
当“颍河水边”夫妻两个人在这里看到这张照片的时候,也许是刚走线工厂的流水线。
当“颍河水边”夫妻两个人在这里看到这张照片的时候,也许小姑娘已经在这个寂寞的村庄的某个房间的床铺上沉睡,她的梦里,一定有爸爸妈妈回家时紧紧的拥抱,和那许许多多的从遥远的岭南带回家的吃的、穿的、玩的……

图十:不知道这个孩子长大后会走向何方,可以肯定的是,不会是踏踏实实地守着这个古老的村庄耕作那一亩三分地,虽然肥沃,虽然依恋,但不能不舍,不能不张开翅膀飞向远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