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一:村里人有句俗语叫“官差不自由”,虽然依然是个农村人,但我也是身不自由的。
乡政府办公室的工作,“守摊儿”是最重要的一项工作,保证早晚有人是最起码的要求。只顾忙,连国庆放假几天也记错了,当知道国庆节休息七天的时候,真是有点儿兴奋了。
办公室最多的时候有五个人,调走的调走,请产假的请产假,今年,只剩下了小刘姑娘和我两个人,小刘再有三个月就当妈妈了,挺着肚子多有不便,七天假期怎么办?万幸,分管办公室的领导说,他抽出两天时间在办公室值班,剩下的五天,我值三天,小刘姑娘值两天。
我是10月2日、3日休息两天,再隔两天,10月6日、7日再休息两天。但我知道,假期最后两天我是不能随便出门了,上班前办公室还有一些事情要提前做了。
所以,昨日、今日两天时间是我真正可以完全自由支配的假期。
我们一家三口要骑行扶沟县城。
提前做了很多准备,查资料,定线路,征求网友意见,甚至还在扶沟吧里发帖子让扶沟网友指点方位、推荐酒店。
昨天上午九点钟,从南坞村出发,经鄢陵县南坞乡党庄村(后石村),在南坞乡孙庄村南的一个小桥旁下土路,沿着二三百米长的排水沟上了大浪沟河堤。
骑行在林荫道上,我跟刘老师说,心情有种飞起来的感觉了。

图二:休息的时候,刘老师说,拍了那么多图片,你的照片倒是特别少。于是刘老师就给我们父子俩来了张合影。想想,拍几张也可以,总是个纪念。咱小时候条件差,照相也是挺奢侈的事儿,在孩子小的时候拍些生活中的场景,等他长大了,也是一种美好的回忆。

图三:从南坞村到扶沟县城,去的时候基本上是刘老师带着孩子,她说是方便我拍图片。

图四:行至鄢陵县张桥乡靳董庄村时,喊刘老师停下来,站在河堤上俯拍了这个依河而建面积很小的村庄。
1988年12月版《河南省鄢陵县地名志》载:“靳董庄在县城东南22公里,大浪沟西岸,北与好汉庄紧连。属好汉庄村委会。185人,汉族,耕地259亩。明末,靳、董二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村以姓名。聚落呈矩形,面积1.6万平方米。东西街一条长150米。居住集中,瓦房较多,排列成行。农产以小麦、棉花为主。土质系轻粘土。”

图五:2011年秋天,或者是初冬,树叶落光,还是我们一家三口骑行经过靳董庄村,穿村而过上了河堤,回头拍了这张图片。同一个位置,不同季节,不一样的风景。再久远些的话,同一个村庄,不同年代,不一样的气象。这就是记录的意义所在吧!

图六:过了靳董庄村不太远,突然发现了河堤上一棵柿子树上竟然还有不少柿子无人采摘。
停下车,到河堤下一看,一些熟透的柿子已经落到地上成泥了,枝头上可能是偶尔有孩子采摘过,但还剩下不少。那就不客气了,先摘了两个熟透的尝尝——绝对美味儿。
跟刘老师商量好了,先摘几个放车篓里,回来的时候要摘一些带家吃。

图七:孩子整天困在学校,被老师管束,回家了,又要面对家长的指引,也挺不容易的。
这一出门,心情也好了许多,有点儿笼中鸟儿脱牢笼自由翱翔天空的意思了。
图八:骑了这么远,还没有离开鄢陵县界,不能久停,继续前行,目标,直奔扶沟县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