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一:河南许昌市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开端是鄢陵县陈化店镇明义社区,继明义社区之后,许昌县、长葛市、襄城县、禹州市、东城区的新型农村社区开始了各地开花。今天开篇要说的是许昌县五女店镇的一个新型农村社区。这个社区地处五女店镇政府所在地的西侧,我不敢确定这是五女店镇的苗店社区还是二郎庙社区。查看许昌县五女店镇的地图,没有这个社区的信息。
新型农村社区是继社会主义新农村概念之后近几年新出现的一个关于农村发展之路的新探索,这条路走起来并不容易,主导前行的地方政府开展此项工作想必是都要经历不少困难的。但有一部分群众是愿意接受这种新的生产生活方式的,于是这项政策得以在各地陆续推进。
循规蹈矩走下去,没有改革创新精神肯定不行,希望新型农村社区这条路经得起历史考验。那样的话,提出这个概念的这一代人就是功莫大焉了。
当然,是否可行还是有待时间的考验的。
图二:看楼层,这个新型农村社区应该是没有电梯的多层房,一楼一周都是门面房,道路也是新修的。
位置就在五女店镇政府所在地的西侧,但网上有没有五女店社区的信息,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情况。
图三:五女店的名字是早有耳闻的,不知道其来历之前,从文字上就能感觉到这个地方时有故事的。
从村西进入五女店,路南的是一片瓦房,不是住户,相识什么单位的仓库之类的。
图四:近些年许昌农村乡镇所在地和一些商贸发达的村庄都建起了这种相对较大规模的量贩,商品种类多,质量相对也有保障,极大地方便了群众。
图五:前几年311国道拓宽,五女店当然也免不了大拆迁,经过了拆迁的村子,自然会出现一些照片中的这种简易楼房。国道已经这么宽了,应该不会再加宽了吧!但也说不准,将来如果弄个许鄢一体化,说不定还真要再往南北两边扩宽哩!
图六:五女店村十字街通往南边的大街,这条街上看起来生意还挺多。
图七:经过了拆迁的地方,最常见的就是这样的场景,有点儿破败的感觉。

图八:可能是怕在拆迁?临着过道竟然还建这么难看的小瓦房。
图九:说着说着就到村东了,许昌城东的邓庄乡、五女店镇不如一条线上的陈化店镇、柏梁镇看起来更舒服,但柏梁镇街上的卫生状况也不容乐观。
图十: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版《河南省许昌县地名志》一书介绍了五女店村名的来历。
此村曾名大桑店,但这个“五女店”三字的来历有两种观点。
北宋《太平寰宇记》、清代《读史方舆纪要》载“五女冢在县南(县治在今许昌县陈曹乡许田村)二十里,曹操杀皇后伏氏并姊妹四人葬于此。”
民国《许昌县志》载:“传齐、梁时有五烈女为避兵乱不受辱而死,葬此。”
——伏皇后墓在许昌城东的许昌县蒋李集镇冢刘村,其高大的墓冢至今还完好。而五女店则在许昌城东,这样看来,民国《许昌县志》的说法应该更可信。
图十一:许昌县五女店镇与鄢陵县陈化店镇比邻而居,许昌市被国家某部门命名为“中国花木之都”,而许昌花木其实就主要靠鄢陵一下的强力支撑,作为拥有悠久种植历史的鄢陵县,其西部、南部的柏梁镇、大马乡、陈化店镇更是遍地花卉苗木,根本就看不到其他农作物的身影。作为许昌至鄢陵311国道上的重要乡镇,五女店镇的国道两侧也种植了不少观赏绿化苗木。
希望五女店能如这夏日里的丛林,郁郁葱葱,一直拥有充满希望的蓬勃生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