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新浪博友“颍水河边”是我的河南老乡,家在地处豫皖交界处的豫东周口市沈丘县。同所有的农村青年一样,他与妻子离开老家,年年复年年地在广东深圳的一处工厂打工,也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匆匆返回有着爹娘儿女期待的河南家中,短暂的团聚之后,继续他们异乡的打拼生活。
他说,他平日工作之余喜欢看我的博客,并愿意把他和妻子过年回家时所拍的图片提供给我,也可以让更多的打工路上的人们看看。
他说:“我们夫妻二人在深圳打工,一般都是一年才回去一次,家里有父母还有一双儿女,虽然在外面能够赚到一些钱,可是小孩子的教育以及照料父母都不能尽到一些责任和孝心.其实打工人是凄苦而无助的,相比您,我挺羡慕的,虽然收入不高,但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挺好的.我的目标就想再做多一下,然后回家乡创业.不再漂泊流离,忍受思乡念亲之苦。”
——我没有理由不贴出来这组图片。
第一张图片里是“颍水河边“的爱人,河南周口市淮阳县人。淮阳应该是大部分中国人都知道的一个地方,即便不知道淮阳,那里的太昊陵也应该是都知道的。
图二:从岭南的大山丛,到中原大地的一片莽原,人文不同,气候不同,风景不容,但打工人归途中喜悦激动的心情都是一样的。
家再远,路再遥,回家的信念风雨无阻。
图三:火车上的“颍水河边”。作为读者,我们无法猜测他内心深处在思想着什么。图片上显示的拍图日期是2013年2月1日早上7点56分,也许是才坐上火车不久,那天是农历的腊月二十一,估算着,应该是要在腊月二十三小年之前赶到周口家中与家人团聚。
图四:他们还不错,春节时听说火车票不好买,他们一行六人都买到了卧铺。
我2000年后曾有近两年的时间在广东的中山和东莞打工,去的时候坐过一次火车,回家的时候又坐一次。现在算算,已经超过十年没有见过火车长什么样了,但那时坐火车的情景总是也忘不了的:潮水般往车厢门口处拼命挤的人流,拥挤得无立锥之地的车厢,一身的汗臭,满车的疲惫,遥遥途路,漫漫长夜,无尽的等待,前路的无奈……
十余年过去了,再看“颍水河边”的回家路,火车上那些疯狂的景象不再见,打工人的路也平坦了许多。
应该知足,这是一个发展的时代。
应该感恩,这是一个可以看到希望的世界。
图五:到家了,老父白发已生,幼女依然懵懂,老娘的笑容绽放在心中。
图六:一年不见,妞妞似乎与妈妈有些生分了。
人说,女儿是父亲前世的情人,两个人是有剪不断的缘的。这姑娘长得像极了“颍水河边”。
图七:“颍水河边”的父亲年轻时有过从军的经历。
读了“颍水河边”的一篇博文,没有文采飞扬,却流露了真挚的情感。我现在很少在网络上读一些文字,但我读完了他的这篇关于父亲的博文。
图八:中国人讲究相面,看“颍水河边”妻子的五官,应该是一位贤淑质朴的居家女人。人这一生能与几个女人知心、携手?“颍水河边”邂逅了一位难得的好女人,自当好好珍惜,切莫负了人家一片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