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不管做什么都有一个圈子,脱离了圈子,人就会寂寞。
玩文字,当然就会有文友,文友们多了,就成了圈子。一如看武侠小说里的江湖,一个人的世界,算不得江湖的。
古城鄢陵,城乡间有不少文艺作者都是彼此熟知的,比如之前我曾说过的散文作家君山,比如剧作家崔夫德,比如豫剧演员温付荣,比如农民画家卢广继,比如诗人陈树森、梅朵,等等。这些或有名气或无人知晓的热爱艺术的群体之间的圈子,是我喜欢融入的。所以有了机会,就会参与一些活动。
上周县城的林老师就打来电话,说是大家坐在一起聊聊,我不能脱身,一直过了一周,昨天上午终于可以去了。坐公交车离开南坞村,到鄢陵县城南关车站时不到九点,就在车站门口的地摊上吃了一个烙馍卷豆腐渣,喝了一碗八宝粥。然后给林老师打电话,说九点半聚会,就陪着一同进城的俺家的刘老师一起在县城的街道上走走,步行从南关一直走到西关法院,林老师打来电话,就让刘老师一个人在街上逛,我拦了一辆三轮车,四块钱到了位于大西关赐富酒店相邻的一个叫花样年华的小区。
来之前的晚上,就把相机充了电,想着要跟师友们拍照片合影留念的。
第一位,也是这天最年长的轩鸿瑞老师,他已年近七旬——看起来不像啊!
轩鸿瑞 1945年生,河南鄢陵人,字延祥,号墨子。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图二:右侧是新浪博友王伟峰,一个一口禹州口音的新鄢陵人,一笔好文字,卖与帝王家——不仅文学上有生花妙笔,且常有新闻大稿现于报端。左侧是林老师,此次小规模研讨会或者说创作活动的组织者,一位富于亲和力的前辈。
图三:从九点半一直“扯”到中午十二点半,才放下茶杯出门,到了小区西侧的一个小饭店吃饭。
很巧,在饭店里碰到了青年诗词作家徐辉同带着夫人孩子吃饭,就拉过来叙旧一番。
等待主食的时候,让跟着我蹭饭的刘老师给俺们拍了张以对面鄢陵县教体局办公楼为背景的合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