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一:每年正月十五之前的几天,南坞附近的一些村庄的腰鼓队、舞狮队都会集结队伍四处演出,他们的重点是临街商铺和一些机关单位。乡政府作为地方最高行政单位,当然是他们演出的必到之处。这几年国家对农村文化工作也很重视,乡政府文化站正月十五下午还组织了全乡的几个演出队到鄢陵县城参加全县的民舞汇演,县文化局、文化馆还有现金奖励——我当文化站长的时候带队到县城,只是有几箱礼物,没有钱的。
这几天持续不断地来了好些个民舞队,多是腰鼓,也有个别女子舞狮、秧歌。2月24日上午,又接待了一个盘鼓队。看腰鼓多了,见到女子盘鼓,还真有点儿稀罕,这盘鼓比腰鼓可是气势强大得多。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领队的这位大妈,拿着花伞和彩伞,扭得特别大方好看。来的所有演出队,都是我负责接待,也算是见过一些,普遍的弱点是队员舞蹈有气无力,缺乏精气神儿,动作单一枯燥,节奏简单缺少韵律,听着是周而复始让人心生腻烦。但这位大妈明显就专业了许多,舞蹈这东西,是靠动作来吸引人的,如果是带着放不开甚至羞涩的情绪上来,面无表情笑不出,伸胳膊踢腿马马虎虎,不光是不能给人带来美感,还会适得其反弄得人心里不舒服,围观者不会把这些舞蹈当作欣赏而是当作是在看热闹看笑话。
这位大妈是这两年唯一让我看到民舞“美”的一个人。
猜想着大妈可能是村里的老艺人,能跳能唱,拍图片时,大妈还自己轻声地哼唱着小曲儿,自己舞蹈得也是挺享受的样子——自己愿意舞蹈,不只是为了分那一点儿钱,能在舞蹈中寻找到快乐和健康,这应该是中国民舞的最高目标和中国民舞人的最高境界了。
图二:来了好些腰鼓队,我都没有拍图片,这个盘鼓队来了后我取出了相机拍了几张。
看看这位鼓手的表情,就知道与第一位领舞大妈的差别了。
没有把情绪投入进去。
图三:农村大妈们遇到拍照的时候有个通病,面部表情马上一片僵硬。
这个时候就得我跟她们拉近距离说几句话才行,我说,你得笑笑啊!大婶马上就笑了。
图四:这位沉着的鼓手可能是整个队伍里最年长的了,不过看气色身体还真不错,应该是跟积极参与活动有直接关系的。
图五:昨天晚上在电视上看了许昌市所属各县市区的民舞汇演,一看人家的,就知道咱家的问题了。可能是有专人指导,不管是腰鼓、舞龙舞狮、秧歌、肘阁、莲花灯,都是可圈可点的。不说动作设计,首先表演者的精神状态就决定了咱跟人家没法比。情绪没有融入,技术再好也是不能俘获观众的心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