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一:一年到头儿住在南坞村,进城的机会不多,但岳父岳母大人搬到许昌城后,我和刘老师走亲戚就需要到许昌,这样,我们每年就有三两次到许昌的机会。
去许昌于我们一家三口来说,就是一次旅游。到城市里头看看城市里免费的广场、游园、公园看看,到很出名的大商场里逛逛,到整洁漂亮的街道上走走,觉得城市真好。
大年初二按照农村的规矩,女儿女婿要带着孩子去看望岳父岳母,我们一大早就坐上公交车,到了许昌,拐弯抹角到了妻弟家,见了岳父岳母。刘老师虽然有暑假、寒假,但因为我的工作太忙,出不了门,把我一个人撇在南坞村她又不放心,所以一年她也是难得跟父母聚聚。这次趁着过年走亲戚,刘老师提前就跟我商量,想在许昌住几天。这样的要求是任何人也无法拒绝的。
刘老师和岳父岳母说话,孩子看电视,我在楼里头走来走去没意思,干脆就躺床上睡觉了。
后来,到了许昌文峰广场看看,又看了刚经历了一番整修的小西湖。
在许昌的最后一天,和刘老师带着孩子到了许昌东城区。对这里也不熟悉,不知怎么就走到了许昌市委市政府南边的许都公园。许都公园的南侧,有几栋极大气的建筑。
走到两栋巨型建筑中间的广场上,停放了摩托车,看到了许昌市规划展览馆几个大字。
不知道要不要买票,我说,只管过去问问。孩子一听可以进去,飞奔过去推开玻璃门进去了。
刚进去,孩子又退了出来,问他怎么了,孩子说人家下班了。
走到大门前,没进去,听到了传来的声音:下班了。看看时间,才上午十一点半。看不到里头的人在哪儿,就问,下午啥时间可以看呀?里边的人说,三点钟。
很遗憾,下午就要回南坞村,要是两点钟开门的话,还可以带孩子看看,三点钟我们就得坐上许昌至鄢陵县张桥镇的最后一班车,不然,太晚了到张桥转车时就没有鄢陵县城至南坞村的公交车了。
特意给孩子拍了一张展览馆前图片,希望孩子将来也能享受到城市孩子所能享受到了那许多的资源,哪怕是一部分也好。
图二:不远处林立楼房让我更深切地体会到许昌城与南坞村的迥然不同。
图三:许都公园面积很大,很漂亮,却游人寥寥。
看到这样的场景,总是会忍不住想:把这游园建在南坞村该多好,肯定比搁在许昌热闹得多。
图四:看到广场里建设前期拆迁过程中保留下来这棵孤零零的树木,觉得当初建广场的决策者们是值得肯定的。能把这棵树留下来,不容易。
图五:知道许昌市博物馆搬到了这里,听说现在的博物馆都是免费进去随便看的,就像带着孩子进去参观参观,到了楼下抬头往上看,也锁门了。这个时候真羡慕城市里的孩子了。他们可以随时来这里,俺这一年好不容易来了一趟,到了门前却看不成里头的风景。
图六:在报纸上多次看到记者、摄影家们拍摄这几栋许昌的新地标建筑,是印象深刻的,但到了这里才发现,图片里的效果跟实际效果是无法相比的。我拍图数年,知道一般情况下的图片效果会比实际效果更好看一些,但这个建筑群却不同,图片里的这个效果,是完全无法表现实景的雄伟、壮观、大气磅礴的。
拍这组图片的时候,我想到了天安门。第一次见到天安门,失望了。印象里的天安门,那该是怎样的高大啊!但天安门出现在自己眼前时,知道自己的眼睛被摄影家的镜头欺骗了。天安门远不如想象中的那样高大。这组图片又给了我一次错觉:许昌摄影家们的镜头里的这个建筑群,没有现场的感觉更震撼。
城市里真好看。似乎与我的南坞村不在一个世界。
图七:知道许昌市图书馆也搬迁到了这里,想进去看看,也不知道是不是收费,进去了也不知道是通过什么方式可以读到书,加上其他单位都下班了,想着图书馆也会下班的,就没进去看看。
图八:城市真好,什么都有,很多都是我喜欢的。
但这里不是我的家,还是回我的100里外的南坞村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