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图片乡村:我的农民生活之春节后第一次农活小麦施肥(鄢陵县南坞村)

(2013-02-26 00:00:01)
标签:

河南许昌鄢陵县

农村田园生活风景

田野美丽景色

种地庄稼

秋天农民农活浇水

分类: 乡下见闻

图片乡村:我的农民生活之春节后第一次农活小麦施肥(鄢陵县南坞村)
    图一:种了一年地,忙碌了一年,有过轻松,也有过不易,但终于把这一年走来来了,收了夏天的麦子,收了秋天的玉米和小尖椒,心里踏实了许多。种地之处,就有一位博友让我留意在家种地能有多少收入。除去投资和租金,大概算了算,五亩多地的纯收入,也就是三亩多的小尖椒。小尖椒淹死了小半亩,先卖了大红的辣椒,3700元,再加上剩下的三袋淡红椒和青椒,最多也就是4000元的纯收入。这样算的话,一亩地不合800元。

          种地遇到苦难的时候,心里说,来年再也不种了。

          一年到头儿,还是把地种上了。

          不种地,哪里能得到4000块钱?

          秋天播种上小麦,浇灌两次,就一直闲着。前些天,村里的乡亲开始忙碌今年的农活,俺家也开始筹备了。过年后的第一件事,是给小麦“穿”化肥。看了看小麦,跟其他人家的比,长得很不好,刘老师请教了村里的熟人,熟人说,再不下雨的话,最好是再浇灌一遍,不然将来容易减产。

          这是种庄稼不懂行造成的意外:当初播种了麦子后,因为是犁过耙过的地,土质非常松软,浇灌的时候觉得浇水已经不少了,但还是浇少了,麦子出牙就不如邻居的,现在看长势,还是很弱。

          但已无法弥补,只能说今年秋天再种地的话,就知道浇得狠一些了。

          吃一堑长一智,只要用心,慢慢总是在不断成长的。

          出问题了,不能总是懊恼,赶紧做好当前的事情最重要。

          今天的图片,就是我和刘老师给小麦施肥,刘老师正在解化肥袋的口。

  
图片乡村:我的农民生活之春节后第一次农活小麦施肥(鄢陵县南坞村)
    图二:俺家有两块地,这块麦田还好一点儿,另一块情况更糟糕。

          幸亏种地只是业余创收的途径,要是靠着五亩地让俺一家三口过日子,真是得家徒四壁了。

 
图片乡村:我的农民生活之春节后第一次农活小麦施肥(鄢陵县南坞村)
    图三:来地里干活儿时的小土路。

 
图片乡村:我的农民生活之春节后第一次农活小麦施肥(鄢陵县南坞村)
    图四:往里走,一眼望不到边的全是小麦田。冬天是农村的农闲季节,地里没啥活儿,所以很少看到人影。那天在地里干活儿的,也就是刘老师俺俩。

 
图片乡村:我的农民生活之春节后第一次农活小麦施肥(鄢陵县南坞村)
    图五:来的时候花115元钱在大街上买了一袋化肥,装上三轮车,就下地了。这辆三轮车是俺的农民生活中最不可或缺的。


图片乡村:我的农民生活之春节后第一次农活小麦施肥(鄢陵县南坞村)
    图六:宁静的冬日汨罗江自北而来,静静流淌,一年四季变幻的是河两岸的风景,不便的是她悄悄的步伐。年年复年年,年年水不断。这小小的河流,方便了两岸农民的浇灌和排水。


图片乡村:我的农民生活之春节后第一次农活小麦施肥(鄢陵县南坞村)
    图七:1989年版《鄢陵县志》里有关于汨罗江的介绍。

    “汨罗江:位于鄢陵县城东南27公里处流向南北,源于张桥乡陈楼村东,过张桥乡老张桥村、张桥乡后厦村、南坞乡北坞村、南坞乡卢庄村,经南坞乡党庄和南坞村间,穿南坞乡彭庄村、南坞乡前石村,于南坞乡牛薛村汇入清流河。”


图片乡村:我的农民生活之春节后第一次农活小麦施肥(鄢陵县南坞村)
    图八:汨罗江河堤上都栽种上了高高的杨树,夏天在这里干活儿可以在树荫下歇息。


图片乡村:我的农民生活之春节后第一次农活小麦施肥(鄢陵县南坞村)
    图九:来了主要是干活儿,当然要拍几张。以前来干活儿都是带着孩子,孩子可以拍图,但这次孩子跟着一个亲戚,我和刘老师就只能互拍了。

          这是快结束的时候,我给刘老师拍的,这三亩多地其实是刘老师在前边拉绳子,我在后边推着小耧,也起着把握方向的作用。

 
图片乡村:我的农民生活之春节后第一次农活小麦施肥(鄢陵县南坞村)
    图十:刘老师给我拍图片的时候,说,一看你就是在表演,一点儿都不像是认真干活儿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