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一:古城鄢陵古代有八景,名“许由古冢、彭祖崇岗、甘罗嘉树、太丘遗祠、杜墓晴烟、议台夜月、东岳灵湫、西湖巨浸”。这鄢陵古代八景,分别说的是鄢陵县陈化店镇许由墓、彭店乡探庄村彭祖岗、柏粱镇甘罗村甘罗古柏、柏粱镇文范村陈实故里、马栏镇杜郎村唐代名相杜如晦墓、马栏镇议台村曹操议事台——东岳灵湫可能说的是现在的东关鄢陵县人民医院所在地民国之前的一座泰山庙,而西湖巨浸的风光现代人已经无福消受了,但大概位置还能知道。今天,就接着上次进城的机会拍的图片说说。
第一张图片的位置,是在鄢陵县城人民路、乾明寺路与西关街交汇处西侧的绿化带。
前些年城市改造时,老建筑被夷为平地,新开了道路,当初的景物很难再找到踪迹,但决策者们很细心,把这棵沧桑的古树保护了起来。当时的城市改造是很彻底的,这棵树也许是城市变迁的唯一幸存者。
应该谢谢当初决定保存下这棵古树的人,有几棵古树,整个城市都多了几分韵味。
图二:鄢陵西关开发区的这个路口是鄢陵老城人与新城人来往的最重要的一个路口。
图三:鄢陵北关有一座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乾明寺塔,路以塔名,塔前的大道便被命名为乾明寺路。这条路一直通到311国道。
图四:如绝大多数的县城一样,鄢陵县城街道上也是随处可见流动的摊贩和凌乱的摊位。
鄢陵县城的城市形象已有了很大的改观,但城市管理这个难题还是存在不少问题。好在,这里没有出现过城关过激执法的现象。这样做,也比较人性化,但对那些只知牟利不顾城市卫生和交通安全的摊贩,还是要严加管理的,不然,街上恐怕到处都是垃圾唯独。
图五:鄢陵县人民法院也在这个路口处,但房子建得太早,样式实在是不敢恭维。被楼群包围着的鄢陵县法院,看着有点儿让人喘不过来气儿。
图六:坐在电动三路车上,到南关车站人家要了五块钱,要过春节了,好像都在涨价,坐出租车,平常就是五元甚至四元,但现在上车要十元,说是不搞价,那还是坐三轮车了。坐三轮车也好,跑得慢,我可以拍拍沿街的风景和行人。但三轮车有个毛病,不会避让,直闯红灯。
图七:1988年12月版《河南省鄢陵县地名志》上有关于西关街的介绍,说“在县城西南,东西走向,东起西关桥,西至许昌至扶沟公路。长380米,宽20米,柏油路面,宽敞平坦。南侧哟与安陵镇人民医院,为西街街道委员会居民区。街两端在宋代时分别有南北二湖,其范围南至朱元庄,北至崔岗,中建花园,景色宜人,故旧有西湖二景之誉。明代时,两端有窦姬台,传为钦差窦性姬姓二位大人,给户部侍郎张睿祖茔植柏时曾驻此,故又有窦姬二台之称,早废”。
图八:俺《河南省鄢陵县地名志》上所说,当初的西湖是南北分开,位置一个在西关街东头,一个在西关街西头,面积都还不小,并且,两头儿都还有窦姬台。
可惜“早废”了,不然河南就不是只有许昌一个西湖了。
图九:鄢陵还有一个民间故事,这个故事里,玩笑般说鄢陵四大景是“出东门泰山压顶,出西门西湖二井,出南门汩罗长江,出北门七里长桥。”这个轻松愉悦的故事里头,说的是鄢陵城东有泰山庙、城西有西湖和两个汉代古井,城南有张桥乡、南坞乡境内的汨罗江(其实是一条小河),城北有一座小桥名叫七里桥。
到了西关街与朱元街交汇处,三轮车往南拐,西关街的图片就没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