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图片乡村:河南农村春节集市卖货购物的男人们(许昌鄢陵县张桥乡新张桥

(2013-02-09 07:48:08)
标签:

河南许昌鄢陵

农村春节更会景象

乡下街景商业小贩图片

春节风俗

冬天风景

分类: 乡下见闻

图片乡村:河南农村春节集市卖货购物的男人们(许昌鄢陵县张桥乡新张桥
    图一:前几天,有网友说:“马上过年了,最好整一个系列的的农村集市的图片。”说了这个,还不放心,最后又补充一句:“‘灰’常期待”。

          这位匿名网友留言的时候,我正在鄢陵县张桥乡政府所在地的新张桥。恰好那天新张桥有“更”,上街的时候,走着拍着,还真拍了不少图片,今天就先贴出来一组男人篇。

          张桥十字街东南角处,买烤红薯的对自己的红薯赞不绝口,就买了两块儿,二斤半,十块钱。掰开,味道还真不错,人家的自卖自夸也不为过。

          但再也找不到二十年前在地里偷了乡邻的红薯再挖坑烧烤的滋味了。


图片乡村:河南农村春节集市卖货购物的男人们(许昌鄢陵县张桥乡新张桥     图二:还有卖散装饼干的,原本以为是自带烤箱,往后看看,没有烤箱的影子。

 
图片乡村:河南农村春节集市卖货购物的男人们(许昌鄢陵县张桥乡新张桥     图三:中午的时候,是在这家口福火锅城吃的饭,味道还可以。

图片乡村:河南农村春节集市卖货购物的男人们(许昌鄢陵县张桥乡新张桥     图四:挨着火锅店的,是张桥乡敬老院。没有进过这个院子,但从门口往里看,院子很大。当文化站长的时候,听说张桥乡文化站的新楼建在了这个院子里。

图片乡村:河南农村春节集市卖货购物的男人们(许昌鄢陵县张桥乡新张桥     图五:经过张桥乡敬老院门口卖儿童玩具的老人推着他的三轮车在更上四处游走卖货。

图片乡村:河南农村春节集市卖货购物的男人们(许昌鄢陵县张桥乡新张桥      图五:卖蒜薹的商贩用录音喇叭在广播“蒜薹便宜了”。

图片乡村:河南农村春节集市卖货购物的男人们(许昌鄢陵县张桥乡新张桥      图六:老人的年龄肯定得八十往上了,把自己做的小木椅和小板凳摆在桥头,跟卖食品的摊贩相比,这里就显得落寞了一些。老木匠的手艺,肯定不会错,正应了那句民间俗语:紧张响器,小厅买卖。埋人葬礼上的唢呐艺人被称为“扛大笛”,唢呐吹着,还得同时兼顾大锣小锣,当然是紧张的,而做生意,往往都是需要耐着兴致等待,不会时时刻刻都忙得跟“响器”一样。

图片乡村:河南农村春节集市卖货购物的男人们(许昌鄢陵县张桥乡新张桥
    图七:遇到熟人,就在货摊前面对面“喷”一会儿。


图片乡村:河南农村春节集市卖货购物的男人们(许昌鄢陵县张桥乡新张桥     图八:这个宽宽的排水沟好像是国家的引黄灌溉渠。

图片乡村:河南农村春节集市卖货购物的男人们(许昌鄢陵县张桥乡新张桥     图九:锅碗瓢盆谁家也离不了,所以这种生意一年四季每次更会都会有,不像卖春联的,只是在年底的几天突击卖卖,平时就基本封存了。


图片乡村:河南农村春节集市卖货购物的男人们(许昌鄢陵县张桥乡新张桥     图十:春联当然是每家每户节前必买的东西了。年年复年年,新桃换旧符。


图片乡村:河南农村春节集市卖货购物的男人们(许昌鄢陵县张桥乡新张桥     图十一:这种用气球扭扭绑绑弄成的儿童玩具看来是行情不错,卖得剩俩了。


图片乡村:河南农村春节集市卖货购物的男人们(许昌鄢陵县张桥乡新张桥     图十二:农村人改善生活,最主要的方式就是“鸡子鱼”。

            过年了,卖肉是一定的,“过油”也是一定的,“过油”除了炸丸子,当然也要炸点儿鱼块儿的。


图片乡村:河南农村春节集市卖货购物的男人们(许昌鄢陵县张桥乡新张桥     图十三:除了过年的时候才会买些蜜枣蒸馒头或烧稀饭用,平时是舍不得买这个的,搁农村,这个东西的消费在平时是可有可无的。

 

图片乡村:河南农村春节集市卖货购物的男人们(许昌鄢陵县张桥乡新张桥    图十四:来南坞村之后我才知道农村结婚风俗里头的“送花”。新人结婚后的第三天,新娘子的父亲要买两盆花(一般都是绢花)到女儿的新家看望女儿和女婿,并送上一千至一万或数万元的现金。农村结婚,一般选在春节前农闲的一段时间。到了来年五六月份,麦子收割前,新娘的爸爸妈妈还要“吹扇”。所谓“吹扇”,就是要进入农村最忙碌的麦收大忙之前,岳父岳母


图片乡村:河南农村春节集市卖货购物的男人们(许昌鄢陵县张桥乡新张桥     图十五:既然来到了张桥乡,就介绍一番吧!

            1988年12月版《河南省鄢陵县地名志》载:“新张桥位于县城南15公里。张桥乡人民政府驻地。838人,汉族。乡政府原驻老张桥,因交通不便,经县研究于1958年将乡政府机关迁此,随后,乡中学、医院、商店等单位相继迁入,并和西面的农场、林科所、农技校等县办单位相连,发展成为一个新的自然镇,因与老张桥相对称,故名。聚落呈东西带状,面积约1平方公里。一条东西街长二公里与鄢陵——陶城公路十字相交。居住松散,多为瓦房。农历每月逢四、八日有物资交流大会,服务半径6公里,规模约五千人。为该乡政治、经济、文化、贸易中心。”


图片乡村:河南农村春节集市卖货购物的男人们(许昌鄢陵县张桥乡新张桥      图十六:说到了“新张桥”,不得再重申一遍,这不是一个村子。

             张桥乡乡政府所在地跟鄢陵其他乡镇不同,不是驻在某个村子,而是在一片田野间建成。后来这里不断有商铺出现,逐步就形成了如今的规模,但在这个地方,全是做生意的,没有传统的种地的农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