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一:她是妻的堂妹,前两年在博客里贴过她。
我来南坞村时,妻妹才十三四岁,曾是妻的学生。妻妹学习不好,初中没上完,就离开了学校。在家无事,同村的一个熟人介绍她到了鄢陵东关于寨村一处麻袋厂打工。那时我和妻正谈恋爱,妻妹去了一个月的时候,我和妻进城,去了东关看她。麻袋厂不大,厂区里陈旧不堪,环境很糟,妻妹说厂里一个大姐待她很好。中午的时候,带她到了村里的一个小饭馆吃饭,那时我的工资只有三百多块钱,平时都是很仔细地算着过的,那次,点了两个菜,还要了一个肉菜,想着让她吃点儿好的。
回到南坞村,妻给妻妹的父亲说了她在那里的情况,妻妹的父亲第二天就进城把妻妹接回到了家里——在那儿干了一个多月,人家不给一分钱,妻妹的父亲说,不给钱也不干了。
这是妻妹第一次出去打工。
后来,她去了郑州打工,一个月三百多块钱,一天管两顿饭,晚上她就在街上花六毛钱买两个火烧就是一顿饭。时间不久,妻妹生病,只能回家,回家的时候,老板给了她三百多块钱,除去路费,到家的时候,她手里还有二百多块钱——妻妹非常高兴,这是她第一挣到钱。
小姑娘那时很瘦,但很能干。
收麦子的时候,联合收割机把麦子卸到地头,数千斤小麦需要装袋拉家里。几个人一起装袋,我一会儿就是一头汗,妻妹说,哥,你歇会。我坐在地头喘气,妻妹从开始坚持到最后,中间不休息,直到把麦子装完,又一袋袋地往车上装。装完麦子,我如释重负,妻妹依然没事一样。把麦子拉到家里,还得一袋袋地往屋里搬,我搬几袋就得喝几口茶歇歇,妻妹还是一直搬到结束。
她不惜力,给我家帮忙常比我干得还多。
再后来,她开始在村里做服装生意,跑到周口莲花市场和郑州银基商贸城进货。南坞村周边老张桥、屯沟、陶城一带农村更会时,她就骑着摩托车摆地摊。那时看她一个人辛苦,妻常陪她出去,有时我去接她们,看她们在烈日下辛苦做生意,很不容易。
服装生意最后也不顺利,算下来,赔了几百块钱。我给妻说,这个姑娘不简单,虽然生意没挣到钱,但她敢想敢做,不怕辛苦,她一定能成功。
去年,她去了浙江杭州,在一家饭店做小工。从服务员开始,她在很短时间内就赢得了老板的欣赏。今年过罢年,她打电话,说老板让她当了经理,她的工资也涨了很多,已经超过了我和妻两个人的工资总和。
前些天,她从杭州回来筹备婚礼。她说,老板想让她过了年继续干,说,过了年她要是去的话,再给她长一千元的工资。临走的时候,老板还送了她结婚的一千元贺礼。
小姑娘终于长大成人,也有了不错的工作。
前天,我和妻儿到鄢陵县城看房子,妻妹和男朋友也进城买家具,一直到了很晚,我和妻去她们买家具的地方帮她们参谋。
妻妹想把婚礼办得隆重一些,她父亲想着是用六辆或八辆车就行了,但妻妹一定要十辆。毕竟时代不同了,看她们买的家具,都贵得离谱,一个茶几就要两千多元,沙发动则就是五六千元。我说,中,只要别生气,两个人商量着买。
图二:去的地方,是一个叫作全友家私的家具店,面积很大,到处弄得都金碧辉煌的,很好看。
图三:全有家私的广告似乎在电视上看过的,既然能在电视上做广告,他们的老板肯定是很有钱的。
这些虽然是样品,但都摆放得跟居家过日子一样。
图四:我随意地走动,到哪儿都觉得好看,你看这儿童房,弄得多漂亮,就是只能在电视里才能看到。这次进城了,虽然是家具店,但从这里可以看看城里人的家是什么样的。
图五:就这样一个巴掌大的小桌加上四个简单的小木凳,我心里想了个三二百的价格,上前一看,心里喊了一声妈呀。贵得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还有挺遥远的距离。
图六:看看沙发,便宜的五六千,贵的三四万,看了几个沙发的价格,我就不再看标价签了。
与自己的消费观相距太远,根本就不在一个境界。
图七:这个我没上去看价格,餐厅的布局形势根本就不是咱小老百姓的方向。
图八:看着真是特别温馨舒服,也许社会再发展个十来年,普通百姓也可以在这样的环境里吃饭了。
不过咋感觉都不是中国人的吃饭方式,电影里西方人才这样吃饭的。
图九:全友家私的销售服务人员在全力推荐他们的一款沙发,说得很好,不过价钱还是那样贵。
图十:同来的,还有妻的小表妹,前段时间生病了,一直闷在家里,来我家住几天,就带她进城看房子。
图十二:这灯光、这客厅布局,完全欧式了,看过来,好像没有中式的。
可能城市人的眼光里,中式的都过时了,欧式的才是时髦、先进。
图十三:这是书架?看着又不像,不过摆在屋子里肯定很好看。
这么高,给人的感觉好像进了图书馆。
图十四:1月1日至3日这个叫全友的家具店要重装开业,也在搞活动,说可以中奖。
图十五:五花八门的家具,看哪个都好看,看哪个都有天价的滋味。
久不进城,原来城里的消费已经这么高了。
图十六:这个中国名牌产品的全友家居的老板不知道是干啥起身,这么有钱,太厉害了。
也许将来有钱的时候,也回到这里买东西,确实比俺村的木工做的家具好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