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一:乡镇计生办这三十年始终处在民心和舆论的风口浪尖,不为所理解甚至为世人相诟病。想为这些农村的计生干部平反恐怕是要招来一片声讨。就说一句:全国所有的乡镇计生办人员当初都在暴力执法,他们有责任的,但第一责任人不是他们。从某个角度说,这些人对中国的人口发展是有最大贡献的。
我跟乡里的计生办还有点儿渊源。
2003年6月1日非典的防治还很严格,我们一批六个大中专毕业生一起被分配到了南坞乡政府,上班第一天,一位办公室的领导给我们六个人简短地开了会,就各自骑着自行车到村里值班了。我被分到了南坞乡最重要的红旗桥路口值班,晚上就住在红旗桥头的一个搭建的棚子里,后来,又到屯沟村值班,过了几天,非典结束了,我们六个人就回到了乡政府。那时候,乡政府还有一百二十多个人,机构庞大,我们六个人都没有具体工作。跟我同来的五位同事都住到了乡政府大院里,我被安排住到了离乡政府六里地的乡计生办院子里。后来,当时的计生办主任对我说,那年一位乡里的副书记知道我家庭不富裕,就把我安排到了计生办院子里住——当时计生办独立办公,计生办人员有独立的伙房,吃饭不要钱,在那儿住我可以省下伙食费。
那时乡计生办人也多,有三十二个,我没有具体的工作,计生办主任就让我住在了大门口的一间房子里。我没有任何事情,就是早上起来了扫扫院子、开开大门、主动给计生办主任的办公室扫扫地,厕所堵了疏通一下,晚上都忙完了锁门,计生办楼下墙上有个磁卡电话,有电话了我就接个电话喊喊人。2003年的时候,计生部门还没有向服务型转变,超生不交罚款还可以把人抓起来关进屋子里,我还曾看守了两个月的“对象”——那也是最后一年,再往后,这些政策都不允许了,计生办的管理职能越来越弱化,现在基本上就是服务了。
那时候一个月338元工资,没有摩托车,一辆自行车也坏了,反正可以不掏伙食费,我就很少回家。
在那儿看了九个月大门,2004年2月14日,乡里人事调整,我从那个院子里搬到了乡政府大院,被分到了“通讯组”,开始了给报社投稿的几年的生活。
现在,乡计生办也搬回了南坞村,也曾拍过几次计生办,但对计生办的业务我依然是所知甚少。
昨天下午,计生办主任给我打电话,说计生办厕所的一个上水开关坏了,流了一屋子的水。机关水电是我的职责,看水电工不在家,我就先关去探探究竟。
到了计生办,就怀揣了相机拍了一组图片。
看了粉红护士装美女作背景的牌子,也向大家介绍介绍时下乡镇计生办的一些服务项目。
避孕节育、生殖保健、优生优育、宣传教育、政策服务、信息管理、药具发放、人员培训。
计生工作现在不好做,比如健康检查(农村俗称孕检),育龄妇女不到乡计生办来,为了鼓励她们,谁来就免费发放乌鸡白凤丸、洗衣粉、围裙等物品。
这是好事儿,政府里越来越少强制性的政策,群众主动政府被动,本身就是社会的进步。

图二:南坞乡计生办在乡政府大院的西侧,以前南坞敬老院原址上建的。虽然紧挨着,但他们还是独立办公,有自己的办公楼和院子。
这条路往里走三四百米就是南坞乡卜寨村和赵庄村。

图三:南坞乡便民服务大厅。这排楼后头是南坞乡派出所和南坞乡中心税务所,再往后几是南坞乡计生办。

图四:雪后的南坞乡计生办一片静寂,大门开着。

图五:职能转型,当然牌子先要改变的。过去叫计生办,全称是计划生育管理办公室,突出的是管理二字。现在,叫计划生育服务中心鄢陵县南坞乡中心,突出的是服务二字。
照这样发展下去,随着人口逐步迈入科学发展轨道,也许三五十年内就会没有这个要求独立成院办公的部门哩!

图六:南坞乡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办公楼,听说是上级部门统一的模式。

图七:计生办当然要经常往村里跑,摩托车或是电动车是每个人都要有一辆的。
他们应该依然是中国的各层干部中最辛苦的国家干部。

图八:乡镇工资跟省市级的工资没有可比性,出门的交通工具更没有可比性。
看看我的同事们到村里跑时的装备吧!
破旧的军大衣是骑摩托车时御寒的,为了防止动手,摩托车把上有面袖套,下雪天入村,头盔当然少不了——他们素质全部都低?不!他们是辛苦的,他们是踏实的,他们是最终于党的事业的。
同样都是上学,同样都是分配,不过是他们分到了乡计生办,没有分到城市里头,分到农村就一定是能力低下素质不堪的群体吗?
我看不见得。
以前我觉得城市上班的人们都是高素质的。可后来我见到了一些城市里上班的人,才发觉城市里上班的也有业务上啥都不懂的,有的人的素质还不如我身边的这些工作在农村的同事们。

图九:电脑的普及,计划生育资料也不再是一堆纸了,人口信息站把计划生育人口工作实现了信息化。

图十:计生办主任在二楼,我得爬上去让他带着我到现场看看。

图十一:找到了出故障的地方,还得找找管道的线路,找看看上一节有没有开关,得先把水关了。
找开关就得穿过一个个的办公室,看看牌子,手术节育室——平时男人是绝对不允许走进的。

图十二:计生办东侧就是南坞乡政府的办公楼,两个院子一大一小,一墙之隔。

图十三:看到水管了,水管在一个铺着雪白床单和枕头的小床下。

图十四:手术台,应该是给生活孩子的年轻妈妈上节育环的手术台。
屋子里套间里头还有不少东西,但我只能匆匆偷拍这一张了——让我亲口提出来拍拍这些地方,我觉得不好意思。
图十五:手术器械,我可没勇气打开看看再拍几张图片。
图十六:南坞乡计生办一楼走廊。
图十七:从计生办回到办公室,看看窗外,石楠变成了白色,雪下得不小。
窗台上的一盆驱蚊草在夏天时来到了这里,想起来了倒上几口剩茶,竟然一直活了下来。
下雪是农村人喜欢的,那就静静等待来年的小麦大丰收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