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一:周五傍晚,听戏、贴图片、写文字、静静坐在办公室无人打扰。
很长时间没这么享受过了。
听戏:听豫剧崔兰田先生与其胞妹崔兰玉先生的《桃花庵》,“我这里哭苍天苍天不应,为什么我哭天她哭儿童”这一段是我近期一直在听的。
又听河南唢呐戏曲精编里有个叫作曹四毛的艺术家,他的唢呐我很喜欢,地域特色浓厚,吹豫剧《秦雪梅》吊孝一折特别生动感人。
又听越剧老一代艺术家吴小楼先生的《情探》,“状元公休要太书呆”是我现在唯一愿意常听的越剧唱腔。吴小楼先生是上世纪四十年代闻名上海城的越剧十姐妹之一,是我喜欢的一位河南外的剧种中的名家。听到吴小楼先生的唱腔,就会不由想起豫剧小生之帝王素君先生。两位老艺术家都是女小生,同样宽厚的嗓音,同样优雅的唱腔,也就是从吴小楼老师的唱腔开始,我才会听听越剧,之前,是听不出美感的。
——一场雪下过,除了值班人员,同事们基本上都进城回家过双休日休息了。我在城里头没房子,自然周五晚上值班就有我的了。
拍这些图片时,是一大早。写这些文字时,天色渐黑。
就从院子里碰到的这个小妞妞开始吧!
图二:一夜风雪,彩砖都被皑皑白雪所掩盖。
图三:一大早就起来,从一楼到四楼跑过来,把楼道内的灯都关掉。把办公室整理一下,走出办公室,楼后头还是看不见一个人影。天太冷了,谁也不会没事儿在院子里走动。
图四:前一天站在这个角度拍过一张图片,地面一片湿漉漉而已。过了一夜,地面全白了。
图五:雪可能是在半夜里停了,但早上起床便起了淡淡的一层雾气,朦朦胧胧一下子分不清是有了雾还是在飘雪花。
现在很多机关单位都喜欢种植这种四季常绿的石楠,价格挺贵的,像这楼前的一棵石楠,现在一棵最低得几千元。但我清楚地记得,2004年的时候,现在这样高大饱满的石楠其实就是几根枝头粗不足一米的小树枝。石楠生命力特别强,又特别吸尘,是机关绿化不错的选择。

图六:石楠也上挂满了雪——差点写出“雪白的雪花”来。

图六:右侧一楼二楼是乡文化站,左侧一楼有畜牧站、农业服务中心、水利站、林业站,二楼有武装部。
图七:雪后车棚,乡政府的干部职工的工作主要是往村里跑,所以每个人都要有一辆摩托车才能方便工作。
图八:院子里全白,薄薄的一层雪、雾蒙蒙的天,院子里显得更安静了。
图九:车库挨着厨房。
图十:站在机关公务灶楼下看前边的主办公楼。
图十一:草坪挂了一层白,鱼池也结了一层冰,得给鱼儿们破冰送点儿氧气,别给憋死了。
图十二:站在大门口看主办公楼。我来时,还是一排排几十年前盖的破瓦房,漏雨、落尘、潮湿、阴暗,经过多年的不断改造,终于把那些破旧的危房全拆除了,俺这些人也不用再半夜下雨爬起来往床上放脸盆接水了。
图十三:静静的南坞村似乎还在睡梦中。
天明了,南坞村,醒醒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