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一:岳父的一位姨妈家在周口市扶沟县固城乡铁奶奶庙村。
前些天,岳父的姨夫去世,岳父从许昌赶了回来。但许昌到南坞村近一百里地,等岳父赶回来时,族人已经先去了铁奶奶庙村。我就请了两个小时的假,骑摩托车送岳父去参加葬礼。
扶沟县固城乡是去过几次的,但再往东是没有去过的。
过了鄢陵县张桥乡后厦村,上了省道,不远就是固城乡政府所在地,出固城,觉得走了挺远的路,在一个叫作李庄的地方买了礼物,就在李庄往南拐,有四五里地的摸样,看到了路西的这个高高的土丘。
以为岳父来过知道,就问他这是一座古墓还是个砖瓦窑,岳父也不清楚。
图二:扶沟县固城乡铁奶奶庙村就在这土丘的东边,我把岳父送到铁奶奶庙村东南角,就拐回来一探究竟。把摩托车停在路边,到土丘东边看,看不出什么,心想,若是座古墓,今天真是太幸运了。
绕到南边一看:一座砖瓦窑。
这玩意儿我是熟悉的。
应该是刚记事的时候,父亲就开始和泥制坯烧砖,在村外的一处卖场边,天天搬着有三个或是四个斗的工具往里装泥,用板刮齐,再整整齐齐地扣在地上。土坯晒干了,高高长长地摆起来,下雨了赶紧盖好。坯弄好了,用架子车一车一车地装好往这种窑里运,一直把整个窑从底到顶摆满,就开始烧窑了。
烧窑的师傅就是在这个宽敞的窑口里摆放一张小床,天天吃住在里头。一直到砖瓦烧制成功,再从顶上把砖瓦用水浇一遍,红砖红瓦变成了蓝砖蓝瓦,就接近尾声了。
记得很清,烧窑的师傅是从邻近的临颍县窝城乡白坡村请的。
那时条件差,但一定要给烧窑师傅吃好。我经常负责给烧窑老师送饭,记得经常是有炒的鸡蛋的。家里人都不舍得吃的主贵东西,当时应该是经常让送饭的我眼馋的。
整整用了两年时间,父亲烧了两窑砖,就等着我和我哥长大了盖房子结婚用。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我和我哥同时在许昌上学,实在没钱交学费和生活费的时候,父亲把存放了多年的两窑砖卖了。
图三:砖瓦窑东北方向有一个村子,上网查卫星地图,是扶沟县固城乡侯士村。
村名里带一个“士”字,实在是少见,让我不禁浮想联翩。手里头有扶沟县的文史专家邢长顺老师赠我的一本关于扶沟县地名的书籍,但里头没有说到这个村子。
准备这两天在扶沟吧里向网友问问。
图四:砖瓦窑厂南边紧邻着一条挺宽的排水沟,植了不少的杨树。
图五:来时的那条南北向的路。路左边是固城乡侯士村,路左边不远处就是铁奶奶庙村。
我第一次到这个位置,问岳父回去的时候往南走怎么走,岳父也说不上来。
我就打算走一条自己从不曾走过的路,往南,走着问着骑摩托车回南坞村。
路上刚好可以拍一组沿途村庄和田野的图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