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一:小麦播种上之后,一直没雨,不敢耽搁太久,借着星期天休息的机会,拉着机器和水管上地了。
排好水管,接好通往河里的水管,启动机器,就开始了。
以前觉得种地是个很麻烦的事情,其实真种地了,发现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困难,特别是现在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很多工作都被机器代替了,人力就减少了许多。
最简单的就是种麦子。
秋天这个季节一亩地八十块钱把地耧、耙之后,就开着拖拉机带着播种机种上小麦,顺利的话,老天下点儿雨,比如去年,种上之后一直到春节都没浇水。今年没有有效降雨,播种上之后连续浇两次水就可以保证小麦发芽和成长了。没啥特殊情况,年前在下点儿雨,基本上就不会有其他工作了。
过了春节,老天若是眷顾有些不小的雨或大雪,也就不用再浇地了,还是不忙。
只是等着小麦成熟了,半天的时间,大型联合收割机直接就把麦粒收货后运到地头儿,需要干的活儿就是把麦子装袋拉家即可。不少人不装袋,都是把麦子直接卸在拖拉机车厢里,拉着直接到粮食收购点卖了。若是家里缺少劳力,比如儿女媳妇都外出打工了,两个老人种地,可以让粮食收购点的人到地头儿拉麦子,价格每斤便宜三分二分,人家全负责拉运、过磅,主家只负责到现场拿现金就可以了。
这一季小麦不忙,农活儿也简单,只是浇浇地即可。
秋季的庄稼相对来说比较麻烦一些。
图二:第一次浇灌的时候,也不算晚,也只是有一半人家才浇过。浇过第一遍后,过个九天十天,小麦就出来了。但第一次浇灌,一定是非常费时的,因为都是才送过的土,特别吃水,若是浇得轻了,小麦出不齐,还得麻烦——我没经验,这次果然就浇得轻了。这是后话,后边还要说,今天就说这第一次浇水吧!
图三:弄个系列图片。浇过了一根水管的长度,拧开接头处,准备下一段的浇灌。

图四:水管是排在地中央的,先浇北半部,北面的浇完了,再浇南半部,都浇完了,把上一截儿水管的一头儿扔到地边,方便收管,以免到时弄得脚上都是泥水。

图五:除了有点儿天冷,地比较吃水外,其实浇地也很简单。但也稀罕,只要一浇地,总是觉得紧张。

图六:地浇完了,站在汨罗江畔拍拍这条一年四季与我相伴的小河。
抽水就是在这条河里,从河里拉出水管,把阻挡树叶防止堵塞水管的水桶提出来时,水桶里有两条小鱼,就找了个食品袋,弄点儿水,把鱼转进去,带到家里给孩子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