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图片乡村:国庆半日游系列之大浪沟河堤扶沟县怀古

(2012-10-10 06:44:06)
标签:

河南许昌鄢陵县

周口扶沟县大浪沟

固城凤凰岗遗址

河流河堤野草风景

乡野美景图片

分类: 乡下见闻

图片乡村:国庆半日游系列之大浪沟河堤扶沟县怀古
    图一:2003年来到南坞村,从此跟豫东这片土地结缘。

          因为紧邻周口市扶沟县固城镇,对这个原本很陌生的地方也开始有了不多的了解。

          国庆节都有放松休息或是外出旅游的习惯。但家里有农活儿,还得值班,又不愿花钱出去,10月7日下午,抽出了半天的时间,骑摩托车带着妻儿到扶沟县固城镇固北村的凤凰岗遗址参观。咱说是参观,其实就是豫东平原上的一片高地,能见的游客,就俺一家三口——没人到这种地方参观。

          去固城凤凰岗,没有走村过寨欣赏沿路村庄的景象,而是经鄢陵县南坞乡南坞村、党庄村、后石村、于庄村,上了大浪沟河堤。

          大浪沟是周口市扶沟县和许昌市鄢陵县的界河,河西是鄢陵县,河东是扶沟县。

          既然出去游玩,就尽量走不曾走过的路。

          过了于庄水闸(或是扶沟县海岗水闸),走属于扶沟县的东河堤北行,赶往固城镇。

          河堤上正骑行,孩子拿在手里的玩具掉了,孩子妈妈下车找玩具,我拍了这张图片。         

图片乡村:国庆半日游系列之大浪沟河堤扶沟县怀古     图二:坐在摩托车上,看到了河堤下烧过秸秆的一块地,让刘老师拍下来。

          禁烧工作在许昌抓得是比较紧的,乡政府近期的一项重点工作就是禁烧,发现了有人在地里点燃了一点垃圾也是要马上处理的。但扶沟这边好像不怎么管理的,即便是点了,也不处理,看来是不怕有人查到。

图片乡村:国庆半日游系列之大浪沟河堤扶沟县怀古     图三:因为河堤上人迹罕至,野草滋生,有一段路骑着摩托过都有点儿困难了,胳膊、脸上不小心就会被秋天渐渐干枯的野草枝挂了。

         
图片乡村:国庆半日游系列之大浪沟河堤扶沟县怀古     图四:但行在这静静的河堤小路上,心情却也是很放松的。

          心里也盼着能早点到固城镇凤凰岗遗址。 


图片乡村:国庆半日游系列之大浪沟河堤扶沟县怀古     图五:说不清具体位置,大概就在鄢陵县张桥乡好汉庄村和靳董庄村附近,河里泊着个大铁船。

          从固城返回南坞村的时候,走的是河西岸,才知道,这艘船,是采沙用的。

图片乡村:国庆半日游系列之大浪沟河堤扶沟县怀古
    图六:走这段河堤,原先的大树还在,小路走起来也很平整舒适。

          若是夏天的时候,绿荫遮天蔽日,应该是更美的。


图片乡村:国庆半日游系列之大浪沟河堤扶沟县怀古    图七:大浪沟,跟一个一千四百多年前的一个领导有关系。

          东汉过了,先魏后晋,然后,是乱七八糟整天打仗的南北朝。

          南北朝时,有个北齐。

          北齐王朝,有个人叫张思伯,河间乐城人(应该是河北人,不知道哪县那村儿)。

          张思伯当了个国子博士的官儿。

          “国子博士”这官儿也不小——那时候,也有相当于今天大学的单位,叫作国子监,国子监里头,又分了六个部门,每个部门都有个博士具体负责各项部门业务。而这张思伯先生,就是其中一个部门的法人代表。

          也就是说,张博士相当于今天北大或清华的学院院长。

          当然,张博士的学院院长可比今天的院长利害得多。

          张博士不光负责业务工作,还兼职给皇帝讲课。

          能给一把手儿讲课,那自然是学问大,政治地位更大。

          不知道为啥,那一年,张思伯被领导点了名,到周口市扶沟县灾区视察灾情。那时候,也没有火车,最多,也就是骑个国家配备的驴。到了扶沟界,水特别大,驴不中了,得改为坐船。

          张思伯应该是个好人。

          可惜,有那句话:好人总是不长久。

          船翻了。

          可能张博士整天钻研学问,没学过游泳。

          ——张博士不幸因公落水殉职。

          张博士有俩争气的儿子。

          爹死在扶沟了,儿子对这里自然有了一种莫名的情结。

          老张一死,小张甲和小张乙决定为扶沟百姓消除水患。

          于是,大儿子组织开挖了一条河,二儿子组织开挖了一条河。

          河名出来了:大郎沟,二郎沟。

          转眼,到了北宋的1075年,那个非常厉害的哲学家程颢因为与当丞相的王安石闹矛盾,被连降数级,分配到了扶沟县工作。

          程颢学问大呀!

          程颢在扶沟任职,不光是建了一座至今还在的大程书院,还给扶沟定了至少两个地名。

          他应该不只是研究哲学,于诗歌散文方面,也该也是颇有心得的。

          程颢觉得大郎沟、二郎沟这名字不合适,就改作了大浪沟二浪沟。

          品品,确实味道不一样。

          大郎沟,那是民间故事的味道;大浪沟,就颇具诗意了。

          ——波涛滚滚、浪花翻卷,大浪沟,多美!

          其实,大浪沟一直是河流潺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