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一:鄢陵有相当数量的地名都跟曹操迎汉献帝定都许昌有关。
比如,观台、望田、议台和大量带“屯”、“营”的村名。
大营村就是其中的一个。
应新浪博友“挨惹那吧”要求,今天贴大营村。
大营村是早就知道的,但一直没机会去看看。
这次,为新浪博友拍西只乐村和小营村,大营村是线路上的一个村子,走大营,更近一些。
就在摩托车上拍了这一组图片。
图二:从南坞村出发,走南坞乡屯沟村、经望田、南坞、只乐三乡交界的花庄,西行到只乐乡司庄村,司庄村再北拐,沿着这条水泥路一直走,前边就是大营村。
图三:大营村南地有个大池塘,没有污染,难得。
图四:村外的这户人家,应该是为了搞养殖才搬到了这里居住。
图五:碰到人了当然要拍拍,也许就有“挨惹那吧”认识的人。
图六:刚进村,就看到路东侧这户人家的院墙外有两个人在摘梅豆角。
匆匆过去,没看清年纪。
图七:同其他拍过的村子一样,房子多,人少。
大量农民工转移到城市暂时谋生,也许是好事儿,也许,不一定是好事儿。
图八:“大营在县城西南16公里,只乐乡政府驻地东南2公里处。大营村委会驻地。750人,均系汉族。耕地1810亩。相传,东汉末年,曹操兵马曾在此安营扎寨。原为金姓聚落称金家营,后金姓迁走,何姓居此又称何家寨。因村落较大,村名大营。今以张、梁二姓居多。村北部有东西长坑一条,将村分为两个东西长方形聚落。总面积约9万平方米。二条东西街各长350米。居住疏密不均,长坑内养有鱼。东南隅有学校一所。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烟叶、棉花等。3户村民养长毛兔150只。两部“江淮”汽车从事运输业。有路北通小营村。”
——资料来自1988年12月版《河南省鄢陵县地名志》。
图九:这家平房顶上加了个焊制的棚子,确实挺不错。只是不知道抗击大风的能力如何。
图十:并不短的街道上,一个人影也没有。
甚至,连小鸡小狗狗也没有。
人都打工去了,小鸡小狗还怎能像从前那样在村子里存活?
图十一:长长的又一条街道,隐隐约约有两个女人蹲在门口聊天。
就是女人,也是留守妇女。男人外出打工,女人守着空空的屋子和几亩庄稼,也不容易。
图十二:最多的一个群体,就是老人。留守老人是村子里最多的。
村子里,没有帅气的男孩儿和漂亮的女孩儿,有的,只是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
图十三:这旧屋也曾、正在见证着这个村子的变迁。
中国在高速发展,确实也发生了历史转折意义的巨变。
人民正逐步走向富裕。
有一天,人民生活真正富裕,是从上到下的期盼和努力的方向。
但若是仍有数亿农民漂泊在城市,留下孤单的留守父母、留守妻子、留守儿女,我想这样的共同富裕意义不大。
图十四:像这样年轻的夫妻俩都留在农村种地谋生或是做其他生意挣钱的,只是极少一部分。大部分年轻的夫妻,都要外出打工。因为打工一个月的工资,就顶的上种地一年的收入了。并且,工厂里的工作很多都比农活儿要轻得多。
图十五:盖这么漂亮的楼房,农村的形象确实有了大改变,是之前数千年来从不曾达到过的高度。但试想,装修漂亮的房子,空着没人住,或是只有年迈的老人带着年幼的孩子,或是只有一个瘦弱的女人住这么大的房子,是不是跟科学发展观的宗旨也是不相适应的?
科学发展观,得让老有所养。
科学发展观,得让夫妻常伴。
科学发展观,得让儿女有所依。
科学发展观,得让村子焕生机。
若是几亿农民进城打工后,留下一座座效仿城市的某些鬼城的鬼村,一年到头儿就那几个人,我觉得不好。
希望五十年后中国能实现真正的富裕,让农业大国的这些农民都能开心、富足地过自信的生活。
五十年后,我才八十三岁,也许,还活着哩!
图十六:五十年后,不奢望多高,家家户户都有这样一栋房子就好了。
我能见到的鄢陵东南部、西南部一带,实现家家户户有楼房的目标,其实很简单,因为现在又不少村子都已经家家户户住楼房了。
问题是,楼房盖好了,生活质量还是跟花十七八万盖的房子不匹配。
手里不缺钱,能有享受幸福的感觉,才是正道。
图十七:房子盖得都不错,就是街道上太萧条。
图十八:1800年前,以曹操、袁绍、孙权、刘备为主的几个大军阀为了自己的野心,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厮杀。厮杀的最大获益者,是这些个大军阀。但不管谁赢谁输,最大的受害者,永远是最没有发言权的农民。当年,到处都在征兵,到处都在想尽一切办法杀人夺地盘,如四川一带,诸葛亮的政策就是严刑治民,大量的军队和官员,都要靠农民养起来,还要不断有青壮劳力被逼上战场为这些个所谓的著名历史人物而拼命杀人。农民的日子是不好过的。
从历史资料上看,刘备、诸葛亮治下的农民是最辛苦的,农民与官员、军队的比例也是相当严重的。从这个角度讲,刘备、诸葛亮也是最残酷的冷血屠夫。
曹操与刘备,都是大军阀,严格讲,都是最善演戏的刽子手。
但曹操明显比刘备要更具前瞻性和大局意识。
不管是为自己的长远发展,还是确实心疼百姓,曹操明确地采取了一项历史上一直深为肯定他的政策:屯田。
全国各地都是逃避战乱的难民,中原一带更甚。
曹操鼓励这些难民回家,在许昌、鄢陵一带的平原上种地,政府予以多项的扶持政策,让农民能静下心来种好地——人有了,社会就稳定了;粮食有了,仗就可以放心打了。
三国之所以归晋,跟曹操的屯田有直接关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