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一:麦子快成熟了。
心里的紧张情绪,是有的。
种了地,才知道,种地是不容易的。
最初接下岳父大人这五亩地时的好奇、玩儿的心态,今日丝毫无有了。
和妻说了,明年,我们不再种地。
毕竟,工作是第一的,不能因为种地,耽误了本职工作。
我在乡政府,平日出不了乡政府大院,地里的农活儿,全靠妻一人操劳。
因为农活儿,我们也生过气。
最初“不因为种地生气”的约定,我们没有实现。
妻说,既然今年种了,我就一定要坚持到底。
她不再指望我,一个人借助下班时间忙碌。
种地不浪漫,一点也不浪漫。
累不怕,怕的是,琐碎的农活儿,影响了夫妻的和睦。
我心里愧疚,也无奈。
——傍晚时分,有了一会儿空闲,我带着孩子,到地里看妻。

图二:天色渐晚,放工回家的乡亲陆陆续续。

图三:南坞村通往卜寨村的水泥路,前几日修好了。

图四:专职种地,可以随时下地劳动,可妻不能,她只能等到忙完了工作,才能下地劳动。

图五:当初南坞村街道拓宽,拆迁户都分到了新宅基。
他们多是暂时盖了这样的瓦屋。
有的,已经拆了瓦房盖了楼房,这两户,还没盖。
也赶上了,现在不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时候,就少些损失,直接搬进跟城市里头一样的社区了。

图六:更多的,已经在盖了新房子了。
着急着入住,也只能先盖了。不然,没有楼房,想结婚也是个问题。

图七:这几栋楼房盖好,村里建新楼房的高潮就会过去。
许多的人家,都在等待新型农村社区的到来。

图八:临着大路,种上一片儿青菜,竟然长得也不错。
空心菜、铃铛菜、荆芥——说起荆芥,想起了派出所的一个小姑娘,前几年,这位来自驻马店的女民警到乡机关餐厅吃饭,才知道,她竟然不认识荆芥,她说,驻马店没有荆芥。
图九:南坞村西头儿的万客来超市。
马上收麦子了,顾客似乎也不多。

图十:村外的这几栋楼,都是这几年才盖的,多是一楼生意二楼住宿。
又一春家具店,好像还有个玻璃行。

图十一:俺家的麦田,沿着这条小路,往里走,不远就到了。

图十二:花生。
南坞一带,是不适合栽种花生的。
那年,岳父大人种了一些花生,收获的时候,地有点儿湿,剜出来,一大块儿泥,弄也弄不开。就搁在地里晒,晒干了,一大块儿土坷垃,用铁锹砸,跟砸石头似的,人累的半死。
但南坞这一带的这种土质,特别肥沃,是许昌重要的粮食基地。

图十三:若是平时管理得比较用心,出花生的时候,还能好些。
想想,超市里卖的的东西,不是有毒,就是假货,真是让人吃着心惊胆颤。
自己地里种的,怎么吃,都是放心的。

图十四:这条小路,我一次次走过,闭上眼,也能走到地方。

图十五:鄢陵农村商业银行的广告,在农村是无处不在的。
不是大路,竟然也把广告插进来。

图十六:孩子跟在后边,吃着冰棍儿,跟着我找妈妈。

图十七:远处淹没于麦海中的身影,是孩子妈妈。

图十八:玉米播种上之后,因为天气干旱,很多种子都没发芽,就又买了一袋玉米种,补栽。

图十九:妻拿着铁锹,剜一个小坑,从口袋里抓几粒种子扔进去,再用铁锹埋了,把土敲碎,好让种子能顺利地发芽。
我到地里不到二十分钟,天色就暗了下来。
还没干完,我说,不干了吧!
妻说,中,明天我再来。
妻下地的时候,用矿泉水瓶子灌的一瓶凉白开忘记带了,我让孩子去村里买了两瓶水。

图二十:再过三四天,麦子就要开始收割了。
妻说,俺家的麦子已经熟了,这两天如果有机器,就可以收割了。
这块儿麦田,长势还可以。
另一块儿麦田,有死亡情况,乡邻说,俺家那块儿麦田,恐怕五六百斤就是好的了。
往年,一亩地最少都是一千多斤。
若是减产一半的话,算算投资,再加上租地的钱,这一季小麦,已经赔本儿了。
希望秋季的玉米、小尖椒能和好些。
玉米、小尖椒若是大丰收了,也许,辛苦一年,这五亩多地,还能挣几千块钱。

图二十一:孩子在麦陇间走,我交代他,一定要小心,别踩了玉米苗。
好不容易出了一些,一脚踩断一棵,就少了一棵玉米。
一棵玉米,长两米多高,才结一个玉米棒子。
若是一棵玉米能结个三两个棒子,该有多好啊!

图二十二:俺这儿,都是小麦跟玉米或小尖椒套种,干活儿,还得小心别弄断了小麦。
小麦很脆,一碰,就断了。

图二十四:出了麦田,准备回家,天已黑了。
希望秋天的收获是光明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