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一:新浪博友“米酒”在博客里问我,周六是否在南坞村,他准备来。
我说中,给他留了我的电话。
今天早上,吃过早饭,我和孩子妈妈到了地里,给补栽的辣椒苗浇水,防止栽上了再晒死。
从河里用两个水壶装水,提到地里,补栽的辣椒苗,一棵一棵小心地浇上一点儿水。
十点钟,“米酒”打电话,说他们在郑州,准备往南坞村赶了。
算算,从郑州到南坞村,再快,也得两个小时,就继续干活儿。
十一点钟,提前结束农活儿,回家,收拾收拾屋子——城市里来的客人,得给人家留个好印象,不能说来农村了,一片乱七八糟的样子。
十二点多了,我看到了乡政府大门口进了一辆很亮的小车,正在门卫室问着什么。
不用说,肯定是“米酒”了。
虽然相距挺远,我和他同时招手问好。
果然,“米酒”到了。
赶紧领他们把车听到后院儿,进屋儿,好好歇歇。
中午,没有出去,就在乡机关食堂吃了顿便饭。
吃饭时,对“米酒”等三位博友有了一些了解。
“米酒”是信阳市潢川县人,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曾在许昌教育学院读书,又去河南省教育学院读书,之后,回了潢川乡下的一所学校教书。
那年,结束了教书生涯,他闯荡杭州城,经过多年艰辛打拼,终于事业有所成就,娶了一位杭州女子为妻,现已在杭州定居。
他的事业,就在网络之上,是一种我不能想象的生活状态。
与三位博友的交流,特别开心。人是真诚的,虽是第一次见面,但并没有陌生感。
吃过饭,在俺家的小屋里歇一会儿,他们要告辞,想想路途遥远,我没有挽留。
左一,是“米酒”;左二,是俺;左三,“米酒”的同事,是他们三个中第一个看到我博客的;左四,也是“米酒”的同事。

图二:“米酒”在博客里说,要回河南,经过鄢陵,看我是否有空见见面。
人家长途而来,我赶紧交代:“到鄢陵下车,在鄢陵南关车站坐上鄢陵县城到南坞村的公交车,一个小时就到了。”
以为人家像我一样,出门都是坐长途车,没曾想,“米酒”比我有钱,是开着车来的。
吃饭时候,我问他,你直接就到了南坞村,路上问路了吧?
“米酒”说,没有问路,车上有个导航什么的,直接就到乡政府门口了。
——现在的人真能。

图三:照相的时候,刘老师说,占永,你站得咋恁别扭啊!
就有了这张有些动感的图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