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一:心情于我来说,是重要的。
今天心情有些沉闷。
想让情绪好起来,却终究不能。
才知道,所谓“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绝非凡夫俗子所能参透的。
毕竟,我还只是南坞村一凡夫俗子。
——工作没做好,我很自责。
今晚,把几样活儿交给同事,我不忙了,甚至,还陪着妻儿打了一会儿乒乓球。
我告诉自己,工作不能埋头前行不看路,适当地停下脚步看看,也许更好。
闲言少叙,直接进入正题。
今天,我带大家参观鄢陵县南坞乡敬老院。
图二:鄢陵县南坞乡敬老院,在鄢陵各乡镇敬老院中,应该算是规模比较大、标准比较高的。
这是一家国家财政拨款的敬老院建设项目,乡里领导给争取过来了。

图三:乡政府的领导借助鄢陵县第二届桃花节,邀请了几十位长寿老人统一乘坐观光旅游电瓶车参观了清流河桃花源景区。这其中,就有一部分敬老院的老人。

图四:老人多,但观光旅游电瓶车只有两辆,一次只能去十几个人。参观结束后,还有一个座谈会,然后,请老人们聚餐。
趁着老人们都去参观、体检、看电视的机会,我抽身,拍拍敬老院内部的情况。

图五:厨房门口,竟然还有一只毛茸茸的小狗儿。
敬老院的老人们,肯定很喜欢这个小家伙儿。

图六:南坞乡敬老院的老人们,过的是集体生活,自然,敬老院的软硬件都是很规范的。

图七:当年为了建这家敬老院,可是费了不少心血的。
虽然不是什么名贵品种,但这些农村老人能徜徉在这样的甬道中,肯定也是很舒心的。

图八:这位南坞乡敬老院的院民老人看到了四处走着照相的我,我一打招呼,老人马上给我介绍起了敬老院内部的情况。老人很喜欢这里的环境,也很满意这里的生活。
无儿无女,老来能有个安身之处,这位老人很满意。

图九:这里,竟然还有洗衣消毒室。
一直都说,国家财政形势这几年比较好。既然比较好,就应该把农村的工作切实放到第一位,不能年年看中央一号文件,却不见城乡差距的减小。
农村是个大问题,也是个不容置疑的关键性问题。
放松不得的。

图十:院子很大,敬老院的老人们还开了荒。

图十一:老人们都去旅游了,长长的走廊里,停了不少三轮车。
平日在敬老院吃住,闷了,也可以外出散散心的。

图十二:我很意外。
南坞乡敬老院的厕所在农村绝对是很不错的。
我是突然造访,也没有拍敬老院内部实景的任务,只是进了敬老院,就想看看老人们的生活环境究竟如何。
毛万春同志现在是河南省委常委了,他任职许昌市委书记时,听说下乡暗访,常常要看看单位厕所的卫生状况——厕所卫生状况,角度虽小,却能折射出许多的问题。
一大群农村老人住在一起,没了农村的旱厕,老人们的卫生间能保持这样的状况,我个人感觉是很满意的。

图十三:老人们平日并不忙碌,多是聊天、下棋、看戏。
春暖花开季节,不冷不热,迎面走来的这位老人,看起来心情不错。
心情好,也是社会和谐的表现。
群众心里若是不痛快,口号喊得再响,社会和谐根本就无从谈起了。

图十四:砖铺成的小路,被红艳艳的鲜花所簇拥。
看到这里,我心里还想,若是与爱人或是朋友在傍晚时分漫步于这乡间小道,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老人们能居住在这样的环境里,心境也许能更加开阔一些吧!

图十五:在一间住室,看到门没锁,就拿着相机进去了。
床位的桌子上,竟然散乱地放了几本书。
第一本:《三国演义》。

图十六:看《三国演义》,没啥稀罕。
看《聊斋志异选讲》的,恐怕就不错了。
——新浪博友王景晓研究生论文,就是研究的《聊斋志异》的鬼怪妖狐。

图十七:不用说,就是盗版书。
《将帅传奇纪事之十大将军》,看故事一样了解历史,我也喜欢这种方式。

图十八:《黄帝内经》看过的,恐怕更是寥寥。

图十九:《本草纲目拾遗》,这个,一般人想都不会去想的一本书。
——这个就有点儿意思了。
回乡里,问民政所长,所长说,这位看书的五保老人的父亲建国前是一名中医,因为有不错的收入,建国后,成分划分,被划为地主阶级。
爹是地主,孩子也受牵连。
老人身为地主的儿子,生在那个时代,早早地却被历史无情地剥夺了恋爱、婚姻的自由。
不说地主或是贫农了,老人也进了敬老院了。

图二十:看书老人的床铺。

图二十一:南坞乡敬老院工作人员住室。
老人们的吃喝拉撒养老病死,都离不开这些默默无闻的“工作人员”。

图二十二:储藏室。
敬老院从硬件上说,硬件建设还是比较完备的。

图二十三:这瓦房,是整个环绕了一圈,围了院子。

图二十五:刚进南坞乡敬老院的一间大屋子,电视就关了,老人们要到清流河景区参观。
——祝福老人,虽无儿女相伴,政府盖个大院。没事儿看看电视,静静安享晚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