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一:商代,郑州这一片土地,是首都。
故而,郑州有“商都”之名。
但在更多人心目中,郑州之“商”,已非那遥远的朝代之“商”,更多人的解读,是其商业繁荣之“商”。
我的理解,郑州的“商都”,历史味道越来越淡,时代感越来越强化了。
跟一位朋友批发衣物,到了郑州一趟,第一次见识了“商都”的大商机、大市场。
这是去年的事儿,博友喜欢看我的农村图片,一直没有贴出来。
今天,说说这趟郑州行。
第一张图片,似乎郑州银基商贸城和世贸商城。
我的感觉,是楼真高、人真多、生意真好!
图二:无处不在的,就是人流。
年轻人特别多,批发了一包两包的衣物,拉着两个轱辘的小货车,行色匆匆,于人海中忙碌着自己的生计和未来的希望。
这个天荣时装城不知是关门了还是搬迁了,破破烂烂的样子,里头好像要拆除。
字,好像是陈天然写的。
图三:锦荣商贸城,进去看了看,东西有点儿贵,就继续逛。
图四:郑州银基商贸城一带,人山人海,突然发现这一会儿街上人不是特别多,就拍了一张。
本来,在郑州就特别陌生,有些地段还迷方向,这两条街倒好,直接从一个地方左右岔开,也不是直着走,一时,我又找不到东西南北了。
图五:这个地方,又是个拐角两条路,中间,是钱塘衣城。
堂堂大中原,江南钱塘也杀来了。
图六:从银基商贸城出来,继续走,也不知道是那条路,也不知道身在何处,反正有司机,我只顾着拍图欣赏郑州结晶也就是了。
图七:到处都是人。
人再多,还是挡不住冲天高楼的气势。
人要是从楼上飘下来,是不是也会像一片落叶一样……
——心理可能有问题了。
图八:这么多楼房,这么多窗户,每个窗户里头,都有人——郑州得多少人挤在一起啊?
图九:五星红旗飘扬,不是学校,应该就是机关单位了。
郑州的商业气息太过浓厚,突然看到这迎风漫卷的旗帜,心中竟然觉得很亲切——郑州的一切,都是那样陌生,但这旗帜,是我熟悉的。
图十:铁道
阳光佳园。
不管“铁”道还是“铝”道,性质,还是房地产。
一说房地产,就是高得让人眩晕的房价。
房子的事儿,基本上跟我这样的小老百姓绝缘。
图十一:高高低低,错落有致,一个个笼子似的的楼房,锁住了一户户望房兴叹的人家。
人,真是一种很奇怪的动物,特别爱往笼子里钻,关闭了自己的窗子,享受着隔离的愉悦。

图十二:这条路不知什么名字的南北向大道,正在修路,把车停在这边,几个人下车,到了对面的“鞋城”——这个鞋城,竟然没有起个名字,直接就叫鞋城。
到这儿一看,竟然空荡荡人烟稀少。
鞋子,还是找了一家正准备关门的商铺买了。
还纳闷儿,这下午刚过,咋都关着门儿,难道这里的生意就如此冷清?
卖鞋的老板一说,才明白。
鞋城早上三四点钟就开始来人了,四五点天不亮,就摩肩接踵地挤满人了。
到下午,早早都关门了,绝不是生意不好,而是很多批发的客户早早来,不耽误回家做白天的生意。慢慢,也就形成了习惯,不分冬夏,天不明就开始,不到中午就休息了。

图十三:从鞋城出来,准备赶回鄢陵了。
不远处,是某个不知名路口的京航饭店。
就是在这个位置,我们从鄢陵来的两辆车走散了。
我和我车上的司机,都不熟悉郑州的地理,看不到前边伙伴的车了,就开始着急。
这是第一次体验到都市里车多拥堵的心情。
在农村,你怎么走,都能往前边撵撵同伴,但在郑州不行,路上车一辆爱着一辆,想超车,是没路的。
拨电话,同伴说,他们在哪儿哪儿,让我们过去找他们。
找到了一个路口,往里拐,没有。
拨电话,同伴说,你怎么怎么走,俺在某个某个位置等着。
又折回来,找,没有。
拨电话……
同伴的那辆车又找俺的这辆车……
还是没有……

图十四:两辆车终于见面时,郑州的夜,来了。
——赶紧走吧!
这大郑州,实在不是咱这小老百姓能随便闲逛的……

图十五:郑州的夜,绚烂异常,特别美丽,跟我的南坞村,似乎不在一个世界。
楼上的窗,透出家的亮光,但,那是属于生活方式和咱完全不同的都市人的。
俺的窗,在乡下,赶紧回吧!

图十六:急着回家,停下车拍一下夜色中的中原福塔的心情是没有的。

图十七:从中原福塔往南,路越来越高,路西,一排排郑州的高楼再次映入眼帘。这一排楼房,应该是离开郑州前的最后能见的高楼了。

图十八:终于,上了京港澳高速。
漫长的回家路,开始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