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在乡政府工作第十个年头儿了。
人熟了,工作熟了,地方熟了,连村里的不少群众都熟了。
但博客里介绍乡政府的同事们的工作状态的博文,很少。
这是昨天,全体机关干部职工,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就拍了一组图片。
2003年我初来南坞村,南坞乡政府共有一百二十多人。
2005年乡镇机构改革后,人越来越少,现在,实有编制只剩下了六十多人。
参加植树活动的,除了全体机关干部,还有大学生村干部,大学生村官有三十个。
早上七点钟,机关食堂一片喧哗,大家集体用餐(两个鸡蛋、烧小豆芽、馒头一对儿、大米稀饭),七点半,办公楼前集合,点名。
图二:这次植树,是因为南坞村至红旗桥总长三公里的水泥路修好后,要重新对红旗大道两侧进行绿化(之前的树种老化)。
这条困扰了南坞人多年的大道,终于修好了,同时,还开挖了下水道,安装了漂亮的路灯。
图三:红旗大道一沟之隔的辅路两侧,栽植的是垂柳,长十几年了,非常漂亮,但因为树龄老化,今年只好大幅度修剪了——看看下边这一张去年我拍的辅路垂柳照片。

图四:今年,想拍这样的风景,是不可能了。但修剪后,树才能长得更好,盼望它们快点焕发新的生机。
图五:一大早,街上悄无声息。南坞乡政府的办公楼和南坞乡司法所、南坞乡便民服务大厅的几栋楼房静静地等待着新一天的开始。
图六:农闲时节,农民都会起床晚一些,或是,正在家中做饭、吃饭。
村里街道上,人烟寥寥。
——俺乡政府的工作,可从来没说过八点钟上班。
有活儿了,不管是七点还是五点,马上,就得上岗入村。
下班时间,更没个点儿,今晚,我的下班时间是晚上十点二十分,每天早上,我得六点二十分起床到办公室关闭楼顶大照明灯、四层楼楼道内照明灯,检查卫生间卫生、夜间值班人员各个卫生区卫生,全部记录档案,以备周一召开全体会时通报情况,之后,在楼道内喷洒空气清新剂,好让同志们上班后能有个整洁舒心的环境。然后,在办公室刷牙、洗脸,忙完这些,已经七点半左右了,赶紧回办公楼后头的家里吃饭,匆匆吃过饭,一抹嘴,又得匆匆往办公室走,洗碗刷锅,是从来没有时间的。
到办公室,这一天的工作,才算是正式开始。
我起床的时候,很多南坞村的村民应该都还在被窝儿里的。特别是冬天。
图七:村西头路南,是南坞乡新华书店——破败了,但还在坚持。
图八:同事们已经开始进入状态了。
六里地,共需栽植一千多棵树,前几天,已经组织过一次集体劳动,挖坑。
树坑的标准,是长60cm,宽60cm,深50cm。树坑挖好后,统一验收,不合格的,重挖。
这不,树坑挖好几天了,来栽树时,坑里进土了,得清理出来。
图九:树坑挖好,栽树了。
图十:左一这位,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的大学生,当年分配到南坞乡,从此,在这里扎根。
左二戴眼镜的,是俺乡现任文化站长。去年我卸任文化站长后,他接了我的活儿。
左三,是一名大学生村干部。
左四,是南坞乡城建所所长。
图十一:栽上了第一棵树,给文化站长合个影。
图十二:这两位运送树苗的,也是大学生村干部。
——不知道将来国家到底会给他们一个什么样的出路。
图十三:拉回来的这一千多棵,是法桐。
图十四:这一千多棵法桐,是从山东济宁运送过来的。
图十五:鲁H.N9100。
不知道山东济宁还有苗木栽植产业。

图十六:左侧这位,是俺乡的副乡长,原先在有着“中国花木第一乡”之称的鄢陵县大马乡任职,调任南坞乡副乡长后,牵涉到绿化类工作的,常常都会有懂行的他参与。
中间那位女士,也是俺乡的副乡长,正安排车上的同志给这一段卸下多少棵树苗。
乡政府的工作,一忙起来,不分领导同志,都是一起下手的。
图十七:乡机关除了留了党政办一名同志留守值班外,其他人员全部上路植树了。
其实,乡政府机关平时人也不多,除了党政办、便民服务大厅、信访接待大厅等部门外,绝大多数同志,都得天天往村里跑,骑一辆摩托,天天跟村干部和群众打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