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一:因为写豫剧演员王燕,我得罪了省城的几位演员,有人给我的朋友打电话恐吓,有人说别让我写了以后有演出可以赠票还要请我吃饭什么的。
因为文字,得罪了人,我是不曾想到的,就说,以后,不写关于河南戏曲的文字了。但一些朋友说,只管写,他们喜欢我的文字。想想,我痴迷戏曲这么些年,真不让我写她,定是要着急的。
果然,今天又写了——但,如我从前所说,以后,只写赞歌,不去挑刺。
——不过,今天跟这个剧团接触,我印象很好,除了肯定,没有从前那种总要挑毛病的文字了。
有人说,拍戏曲演出,就拍主角。
今天博文的第一张,我特意选了一张配角的图片。
我还要说几句:
《给你,杨排风》
你立于绚丽的舞台一隅
舞台里,也只有这一隅 属于你
静默
耸立
注视着舞台中央
翩翩舞蹈、引吭高歌的穆桂英
你,从炉火旁起身
挤上这激流般的舞台
得一立锥之地
用两颊的红晕
用若水的双眸
告诉这舞台
你是带着一腔的热血
携着炙热的爱的火焰
一步一步
走上了这个属于主角的舞台
——
心中有爱
你,就是主角
图二:今天我很忙碌,要到地里播种辣椒苗。
出村的时候,看到了这辆车,车内隐约有河南省豫剧二团XX团的字样,但看舞台,是文化部配送的流动舞台,不是特别大,就有了一探究竟的想法。
中午匆匆吃过饭,又下地,忙碌结束,已然天黑。
吃过饭,先上网,问了在新浪开了博客的河南省豫剧二团的田宏亚。从宏亚老师那里得知,这个团,应该不是省二团。
——刚好妻妹来了,我问她,舞台上挂的横幅是哪里里的剧团?妻妹说,豫北红脸王剧团。
看中央电视台采访豫北红脸王剧团,说主演范军拜到了李树建门下。莫非,这省二团的旧车赠予了这民营的豫北红脸王剧团?
图三:舞台是国家文化部配送的流动舞台车,不算小,但跟传统式的搭建舞台相比,还是稍显小了。
图四:我拍图的这几年,有个习惯——尽量不拍所在的南坞村和老家顺羊村。
这次演出,是在南坞村。
但我能拍河南戏曲演员演出现场的机会太少了,为了拍图,为了深爱的河南戏曲,我硬着头皮走到了舞台前。
背朝观众,一打开相机,就什么顾虑都没了。
我拍到的舞台上的第一个演员,很巧,还是杨排风。
——杨排风,李红月饰演,剧团里的老师们都喊她为小月。
图五:穆桂英:何玉梅饰演。
舞台上的演员,我大部分都问了名字,但因为演员进进出出忙于演出,这位黑衣演员未能记下名字。
——给领导牵马的武生打扮的演员专业术语如何称呼?谁知到?请指教。
图六:虽是门外说戏,但听得多了,总是有个喜欢与不喜欢的。
我听戏,应该是挑剔的。
听得多了,心里也会给个三六九等的评价。
——豫北红脸王剧团的演员,整体素质不错,没有那种一听就是纯粹“配”戏的演员。
这张,是何玉梅饰演的穆桂英。
图七:今天晚上,我特别选了角度,拍配角。
图八:拍这张图片时,我特意把把主角搁在正中央,以免挡住了身后四位配角演员的身影。
图九:上了后台,第一个,拍的是女小生。
旁边一位老师介绍,说这一角色是杨景。
杨景?
杨延景的简称?
既然有穆桂英,杨延景应该是须生啊?
——杨延景,张春歌饰演。
图十:服装,周恩民师傅“饰演”。
——穿的罩衣是“背靠背”?
图十一:兵丁甲,芮小召饰演。
可惜,没记下兵丁乙的名字。
图十二:太师。
似乎,中国戏曲里,太师一角就没一个好人,也没一个能有个寿终正寝的。
不是想造反,就是指导着闺女害忠臣,最后,难免的,就是一顿臭骂,甚至一命呜呼。
——女净!
不简单。
太师,郭巧梅饰演。
郭老师说,让我把她着演出妆的图片贴出来,别贴这张,她说,这张不好看。
——站在我的角度,这张图片非常不错。
未经郭巧梅老师同意,贴出来了,老师切莫生气。
宣传河南戏曲,宣传演员们的真实生活,这样,更真切。
图十三:在后台拍图的时候,听到了后台有伴奏的小鼓声,非常响亮,紧随音乐节奏。
拍过了图片,往前看。
天!
一个小朋友。
图十四:跟我家孩子年龄差不多大。
一个人,默默地坐在舞台的角落,很投入地做着编外的伴奏员。
我家的孩子,还在家研究一个叫什么“捉鱼大亨”的游戏,而这孩子,竟然可以在这儿清冷的夜晚独自守在舞台一角,闷头用心敲击出动人心魄的鼓点——我意外了,甚至,有些动容了。
舞台上,没有同龄的伙伴,舞台上,没有宽敞明亮的教室,舞台上,没有可以不停播放动画的电视,舞台上,没有可以尽情点击的网络游戏……
这个孩子拥有的,就是两根筷子般粗细的小棍儿,日里,夜里,陪伴着他。
我留意了他的鼓点。
这个孩子能成才。
只是,付出得太多了。
——若是我的孩子,我想,不宁愿给他一个快乐的童年,也不让他独自品尝着童年的孤独。
图十五:我拍了他几次,孩子始终没有一句话,没有寻常孩子的害羞,更没有其他孩子的兴奋。
转身离去时,孩子俯首,又开始了他的激情的敲击……
——范小雨,豫北红脸王范军之孙。
图十六:右侧,八姐,许红开饰演。
左侧,杨宗保,刘战成饰演。
图十七:拍过舞台南侧,又跑到舞台左侧。
隔着高高的靠背旗,找寻舞台上的何处可以排出动人的场景。
图十八:梦幻般的灯光
包围了你
舞台下的目光
此刻聚焦
这乡野
今晚因你而多姿
这冬日
今夜因你而温暖
你,给了这朴实的农人一个美丽的梦
这舞台
必也回馈你
一生多彩的梦
图十九:杨洪,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广为人知的管家了。
可谓是管家里的标兵人物。
——杨洪,陈红伟饰演。
图二十:因为后台的几位演员都忙碌着,这位武将的名字未能记下来。
图二十一:回家了,我想了半天,也没弄明白,这位女将是何人。
舞台上,旦角有佘太君、穆桂英、杨排风、八姐、九妹。
这位女将,难道只是为了左右对称而安排的无名角色。
匆匆间,没来得及问这位老师的名字。
图二十二:九妹,李改玲饰演。
老杨家,八姐九妹算是比较少出头露面的,八姐吧,总还算有个《杨八姐游春》,而这九妹,完全就默默无闻于天波府的杨家大院了。
图二十三:豫北红脸王剧团的服装不是特别新了,正反映出,剧团演出比较多。但还是希望,各方面条件都能越来越好,当然,工资最重要。
图二十四:一个演员,一个戏曲演员,一个优秀的戏曲演员,没有一种独特的气质,是一种遗憾。
一扮上妆,一言不发,就能让人觉出戏味儿,就成功一半了。
这佘太君,有种优雅、富贵的气质,很吸引人。
留意到了没有,这位演员跟河南省豫剧一团的王惠颇为神似。
——佘太君,赵明杰饰演。
图二十五:女净,往后台一亮相,我就觉得,这是个好演员。
——刹戏走时,我听到了有观众在谈论这位女净演员。
、 别忘了她:郭巧梅。
图二十六:宋王,陈红伟饰演。
所谓“十生九唐”,这宋王,唱二本嗓的唐派,不错。
图二十七:杨宗保下场,再出来,化身太监了。
太监,刘战成饰演。
图二十八:郭巧梅饰演的太师,虽为女净反串,但二花脸的扮相很不错,而这二花脸,犹重做工,自非寻常人等所能驾驭的。
图二十九:演员不错,只是乐队有些单薄。
若是再增加大提琴、笛子、古筝等,效果就更好一些。
最后,谢谢豫北红脸王剧团各位老师的配合和支持。
祝福,能多出几部好戏,多出几位好角,多增加收入,也能多些快乐的心情。
最后,把王素君大师《必正与妙常》中的一句话送给各位长年漂泊的老师们:
——客处异乡,你要多珍重,多珍重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