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图片乡村:小董进城开会记(许昌市鄢陵县文联)

(2011-12-23 19:03:16)
标签:

许昌

鄢陵

文联

豫剧一团

摄影

图片

文化局

河南

诗歌

散文

作家

作协

县委

分类: 乡下见闻

图片乡村:小董进城开会记(许昌市鄢陵县文联)

    图一:(前边的话:请了六天假,伺候手术的母亲,每天,早上骑摩托去,傍晚时分回。昨天,哥嫂说,不让我来回跑了,母亲由哥嫂和父亲照顾,让我回单位上班。今天,就上班了,刚好,今晚办公室的两个同事都没回家,我可以在家贴贴图片。)

           今天贴的图片,是我前些时日进城参加一个创作会时的图片。

           这第一位出场的老人,是鄢陵县资格最老的戏曲界老前辈。

           老人名讳崔夫德,是建国后我国第一代的戏曲编剧、导演,崔老一直担任河南省板车豫剧团(原河南省鄢陵县豫剧一团)编剧、导演数十载,直至退休,一直活跃在鄢陵文坛。

           认识崔老,是经作家君山先生介绍,已有多年。

           邂逅崔老,自然,要拍几张。


图片乡村:小董进城开会记(许昌市鄢陵县文联)
    图二:会场全景。

          会议任务,是创作一系列关于古镇彭店的作品,全部刊发于鄢陵县文联《花都风》杂志。        


图片乡村:小董进城开会记(许昌市鄢陵县文联)
    图三:这位,就是在豫中一带颇具影响力的作家君山先生。

          君山先生,是鄢陵县文坛上一个划时代的人物。

          我于君山先生,有种特别的敬重。

          君山先生任许昌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鄢陵县文联主席多年,对我有知遇之恩。 


图片乡村:小董进城开会记(许昌市鄢陵县文联)

    图四:没想到,在会场又与新浪博友王伟峰相遇。

          王伟峰老师是禹州人,在鄢陵任教多年,佳作不断,今天的会议,他是主角之一,负责第四期《花都风》杂志的编辑工作。


图片乡村:小董进城开会记(许昌市鄢陵县文联)
    图五:会场上,这次大多是第一次见面。

          右侧三位,是来自鄢陵县第二高级中学的年轻美女教师。

          右四,是来自文化局的美女李娜。

          左二,是此次创作会的“东家”彭店乡政府的代表小张。

          左一,则是新浪博友“晨曦”,也是来自彭店。

          ——种种缘故,会上没能见到相识多年的诗人陈书申和杨健永,觉得很遗憾。


图片乡村:小董进城开会记(许昌市鄢陵县文联)
    图六:右侧的美女,是写散文的李娜。

          李娜,出自名门,其父,是鄢陵老一代作家李韵老师。

          李韵老师是有些传奇的人物。

          李老师原籍江苏,早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文革期间,受其老师牵连,被“发配”到了小县鄢陵。八十年代初,郑州一所大学慕名向其发出邀请,给予优厚待遇,欲“挖”到到郑执教,但李老久居鄢陵,又难舍妻儿,终未成行。

           今日,李娜女承父业,可谓鄢陵文坛一段佳话。


图片乡村:小董进城开会记(许昌市鄢陵县文联)
    图七:左侧,是写诗的美女陈冰。

          陈冰是我知道的。

          她曾到南坞村。

          但那时,她在主席台上讲,我在主席台下听。

          人家是领导。

          右侧,是写格律诗的徐辉同,同陈冰一样,也是初相识。

         
图片乡村:小董进城开会记(许昌市鄢陵县文联)
    图八:新浪博友王伟峰在讲解创作内容。


图片乡村:小董进城开会记(许昌市鄢陵县文联)

    图九:左侧,是新上任的鄢陵县文联主席和发科老师。

          ——和主席上任没几天,竟然主动给我打了电话,让我多创作,进城了,见见面。

          想来,新上任的领导是务实、亲民的。

          中间着红袄的,是鄢陵县文联副主席杜姐。

          杜姐是我认识较早的文联的领导,2004年,我开始参加鄢陵的一些创作活动,经常都是杜姐负责招待,多年付出,杜姐现在是杜主席了,值得庆贺。


图片乡村:小董进城开会记(许昌市鄢陵县文联)
    图十:会议期间,出会议室接了一个电话。

          就隔着窗户拍了鄢陵县城的西北角。

          鄢陵时花乡,但城市的这一角,显得绿化不够了。


图片乡村:小董进城开会记(许昌市鄢陵县文联)
    图十一:往东北侧看,天气不是太好,远处,不太清晰了。

            这一带,有鄢陵县农机局、鄢陵县劳动局等单位。


图片乡村:小董进城开会记(许昌市鄢陵县文联)

    图十二:会议室后头,街对面,是鄢陵县财政局,一个跟我最陌生的单位。

图片乡村:小董进城开会记(许昌市鄢陵县文联)
    图十三:会议结束,已近午时,就在挨着的翠柳路上的“四海朋”饭店吃饭。

            自然,崔夫德老师居首座。


图片乡村:小董进城开会记(许昌市鄢陵县文联)
    图十四:镜头前的这位,是鄢陵赫赫有名的“脸黑钱少官小权小”的贺老师。

            贺老师任职于鄢陵县文化局多年,是我很尊重的老师。


图片乡村:小董进城开会记(许昌市鄢陵县文联)
    图十五:名家前辈坐一桌,年轻后辈坐一桌。

            按照我的习惯,我还是坐在接菜服务的位置。

            ——来自农村、不能喝酒、不善言谈,只能坐这个位置了。


图片乡村:小董进城开会记(许昌市鄢陵县文联)
    图十六:饭后,在饭店门口跟新任文联主席和发科老师合影。

图片乡村:小董进城开会记(许昌市鄢陵县文联)
    图十七:和崔夫德老师、君山老师、陈冰、小张合影。

            创作任务十多天前就分给我了,但因为母亲的病,就搁下了,两天后就得交稿,今明两天,就有活儿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