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图片乡村:许昌农村考古实录(鄢陵县南坞乡南坞石灵桥杨树湾周桥村)

(2011-09-11 20:02:27)
标签:

河南

许昌

周口

鄢陵

西华

扶沟

文物

考古

农村

农民

摄影

图片

美女

分类: 乡下见闻

图片乡村:许昌农村考古实录(鄢陵县南坞乡南坞石灵桥杨树湾周桥村)
    图一:我不当文化站长已半年。

          年初的时候,组织安排,我由南坞乡文化站长的岗位调整至宣传干事的岗位。

          其实,从我上班开始,我一直负责宣传工作。近几年,我的更多精力,投到了党政办。

          我说忙,一直都是在忙碌办公室的活儿。

          有半年,我没投过稿了。

          ——不说了,不管干什么,总是闲不住的。

          今天,要说说我当南坞乡文化站长时的一点儿事儿。

          2008年,全国第三次文化普查,我是一名工作在田间地头第一线的农村普查员。

          2010年夏天,鄢陵县文物工作队的刘队长给我打电话,说,要给几个文物点儿定位。

          鄢陵县十二个乡镇,我在之前相关的大量资料中查找,关于南坞乡的,竟然一个没有。

          第三次文物普查前,在鄢陵县城老十字街西侧路南的老文化馆有一次培训。培训班的主讲人,是一位鄢陵资深的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考古系的老先生。

          课间,我斗胆问老先生:“我查《鄢陵县志》,为啥文物点儿南坞没有一处?”

          老先生说,南坞也有不少文物点,但南坞多灾,1938年的黄河大水和1975年的淮河水患,把南坞的文物都掩埋在了地下。若是查找,重点可以再南坞乡秦岗村附近查找,那里地处南坞乡西边缘,地势较高,应是有些东西的。

          老先生说,考虑到以上情况,所以,上世纪八十年代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时,十二个乡镇,唯独南坞乡没有被列入普查点。

          我倒赶上了,南坞的文物普查,我将是一个亲历者和普查者。

          历时一年的文物普查,南坞乡普查出的几个重点文物点分别是:南坞村禅宇寺遗址、时楼村关帝庙遗址、屯沟村古皂角树、堤子营村郭公墓、清流河周桥村水闸等。

          说起往事,停不住了。

          赶紧拐回来——说的是,去年,带着鄢陵县文物工作队的几位领导给几处文物点定位。

          第一张图片,是南坞村护寨河的西北段。

          当然,当年的寨墙、寨门早已不见踪影,只留下了这环村的壕沟,让人依稀幻想起当年村民们在这寨河内外演绎或喜或悲的故事。

          
图片乡村:许昌农村考古实录(鄢陵县南坞乡南坞石灵桥杨树湾周桥村)
    图二:到了地处清流河畔的石灵桥村,随行的文物工作人员说,石灵桥村西有一处遗址,寻找遗址之前,先定了一个数据。

          这种玩意儿真厉害,不知道怎么个定位法。


图片乡村:许昌农村考古实录(鄢陵县南坞乡南坞石灵桥杨树湾周桥村)
    图三:我相信,就是南坞人,到过这个地方的也非常少。

          这个地方,在鄢陵县南坞乡石灵桥村的西北角,一条算不得路的长满青草的小路旁,里侧,是村子,外侧,就是一望无际的麦田。

          石灵桥村:在清流河南岸。东邻杨树湾村,属杨树湾村委会。村北河上有桥一座,名石灵桥。村以桥名。聚落呈长方形,东西街一条长120米。居住集中,南1公里有没底沟东西流过。村东有大道,南通西华县逍遥镇,北通南坞村。

          我是个地方文史爱好者,对民间文学情有独钟,曾专门搜集过关于石灵桥的故事。当地村民都知道一个鲁班建石灵桥,张果老骑驴过桥,两人相斗比试的美丽故事。       


图片乡村:许昌农村考古实录(鄢陵县南坞乡南坞石灵桥杨树湾周桥村)
    图四:走村过寨,一路颠簸。

          过了石灵桥村,我说,文物普查时,我知道杨树湾村有一座小庙,庙里有一块石碑。

          领队的刘队长说,走,看看。

          就拐弯,到了杨树湾村。

          记不清具体位置了,在村西头问了问路,人家恨不得把你领到庙里头。

          庙其实很普通,挂了老年活动室的牌子,是因为十几年前曾有次大规模扒庙的行动,很多庙都被拆除了,有些群众为了保住这座小庙,就挂了个老年活动室的牌子。

          石碑,很小,被垒在了墙里头。


图片乡村:许昌农村考古实录(鄢陵县南坞乡南坞石灵桥杨树湾周桥村)
    图五:碑文上说,庙唤作全神庙。

          古时,这座庙应该不大,因为碑文上显示,捐钱的,很多都是200文、300文。

          拿相机的,是鄢陵县文物工作队的刘队长,一位很敬业、很朴实的基层文物工作者。


图片乡村:许昌农村考古实录(鄢陵县南坞乡南坞石灵桥杨树湾周桥村)
    图六:出了杨树湾村,下一站,是南坞乡周桥村。

          这里,地处许昌市鄢陵县、周口市扶沟县、周口市西华县的交界地带,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说“鸡鸣乡三县”,说的,就是周桥村。

          图中的池塘,是当初周桥寨的寨河。


图片乡村:许昌农村考古实录(鄢陵县南坞乡南坞石灵桥杨树湾周桥村)
    图七:美女文物工作者正给周桥村的寨河定位。

          周桥村:在县城东南29公里、清流河与大浪沟交汇处内侧,周桥村委会驻地,汉族。

          周桥村古名大黄庄,清初,周姓始祖周至奇从周营村迁此,又在村南清流河上建桥一座,随更今名。

          清咸丰十一年筑寨,今寨废,尚有壕沟环绕。

          新建住宅向东、西寨外发展,将老寨围作中心。寨内三条东西街与三条南北街构成“田”字型。中间东西街向两端延伸。

          村北曾有小学一所,村西南原有砖窑一座。

          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小尖椒,部分村民从事捕鱼副业。

          村南河上有便民桥,北通南坞乡孙庄,南通南坞乡岗苏村。


图片乡村:许昌农村考古实录(鄢陵县南坞乡南坞石灵桥杨树湾周桥村)
    图八:街头偷拍一位记不得是下地还是回家的周桥村村民。


图片乡村:许昌农村考古实录(鄢陵县南坞乡南坞石灵桥杨树湾周桥村)
    图九:周桥村村头,往右拐,就是三条东西街里中间的一条,应该是周桥村最重要的一条街道了。

          往前走,出村,可以直达南坞乡东李庄村、刘贾庄村、孙老庄村。

          定位结束,正要撤离周桥村,我说,零八年文物普查时,周桥村东头地边儿有一块完整的石碑。我一说,几位领导马上表示,要去看看。

          赶紧联系周桥村的支部书记。

          ——这种事儿,没有村干部,啥也弄不成。    

                          图片乡村:许昌农村考古实录(鄢陵县南坞乡南坞石灵桥杨树湾周桥村)
    图十:这位,是南坞乡周桥村支部书记周付民。

          六七年前,鄢陵县委组织部要为基层的先进典型出一本报告文学作品集,我是撰稿人之一。我写的三篇,其中有这位周书记。当时,周书记还是村主任。
          一说那块石碑,周书记也记不清具体位置了,就一路打听,从村西头问到村东头,终于问清了具体位置——在某个村民的麦地边上。

 

图片乡村:许昌农村考古实录(鄢陵县南坞乡南坞石灵桥杨树湾周桥村)
    图十一:周书记打电话,让另一位村干部带了铁锹,开始找。

            很快,石碑出现了。

图片乡村:许昌农村考古实录(鄢陵县南坞乡南坞石灵桥杨树湾周桥村)
    图十二:就是它。

            不知在地下躺了多少年。

            碑文记载,碑,是为修桥而刻。

            周书记说,这座被所说的桥,不是村东大浪沟的桥,也不是村南的清流河桥,而是村北在古代时的一座河上的桥。

            河,早已不在,桥,自然是看不到的。

图片乡村:许昌农村考古实录(鄢陵县南坞乡南坞石灵桥杨树湾周桥村)
    图十三:看到文字了吧!

            “鄢扶盐店”。

            鄢者,今鄢陵县也;扶者,今扶沟县也。

            既有“鄢扶”二字,是否,当时就是鄢扶县?

            我的新浪博友、扶沟县的文史专家“行行”老师应该是知道的。           


图片乡村:许昌农村考古实录(鄢陵县南坞乡南坞石灵桥杨树湾周桥村)
    图十四:“鄢扶盐店”施钱“四千千(仟?)”。

            四千千(仟?),啥意思?

            但肯定的是,比杨树湾村全神庙的“二百文”要多得多。

            建庙容易,修桥,可是大事,也不容易。

            看来,当年,封建王朝的政府很少有这种修桥铺路的惠农项目的,很多地方修桥,都是富人出资或群众集资。


图片乡村:许昌农村考古实录(鄢陵县南坞乡南坞石灵桥杨树湾周桥村)
    图十五:碑文大部文字都很模糊,也没有什么工具,只能用路旁的青草汁液涂抹文字,才看清一些文字。


图片乡村:许昌农村考古实录(鄢陵县南坞乡南坞石灵桥杨树湾周桥村)
    图十六:路的尽头,就是周口市与许昌市的分界河大浪沟。

            而右侧不远处,就是大浪沟与清流河的交汇处。

            两条大河在此交汇,往下走,就进入了周口市的西华县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