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一:鄢陵县、扶沟县虽分属许昌市和周口市,但两县一衣带水,自古为邻,还曾有“鄢扶县”的历史,自然,心中便有了鄢扶是一家的观念。
我这个鄢陵人,认识的第一个扶沟人,是新浪博友“行行”老师。
行行老师退休后,一边创作,一边骑行,坚持不断。
骑行中,行行老师到南坞村,我们认识了。
上个月,老师带着四位骑友,途径南坞村,到了我家。
每次来,都会让办公室的小唐给我们在南坞乡政府办公楼前拍张图片。

图二:左一,王义民老师,行行老师的同学,好友。行行老师第一次到南坞村见我,就是由王老师作伴。
左二,霍其韶老师——霍老师可不简单,年过七旬,“骑车去过南京北京、山西山东、湖南湖北、广西广东、上海重庆、杭州苏州、黄山庐山、黄河长江。河南省18个省辖市都有霍老师的足迹。”——这是梨花暮雨老师介绍霍老师时的话。
中间,是俺。因为是星期天,故便装上镜。
右二,行行老师。
右一,梨花暮雨老师。跟梨花暮雨老师是第一次见面,但在网上,却神交已久。虽是首次见面,但完全没有陌生感。

图三:那天,四位老师来,妻也赶了回来,要上街买菜做饭,四位老师怎么也不肯在我家吃饭,坚持要走。

图四:四位老师从扶沟县城骑自行车,冒着酷暑,到了南坞村,肯定是很热的。
赶紧给老师们切西瓜。
看看桌子,摆满了东西。
也没想什么,就搁地上切了。
我也没觉得啥,没想到,这种切瓜方式,却让郑州的一位博友大跌眼镜。
后来,这位郑州博友到了南坞村,我也切了西瓜。
但,是搁在了桌子上。
因为,郑州的这位博友说,看到我在地上切西瓜,他只想笑。
到现在,我也不知道他笑为何来。
嫌我不卫生?应该不会。
嫌我不礼貌?也不像是。
笑我啥哩?
想不明白。
但,再有博友来,打死也不在地上切瓜了。

图五:行行老师给俺几个拍的合影。
俺的家,就这一间屋子。
老师们身后,就是俺家的案板兼餐桌所在。

图六:行行老师拍的他最早说的“小小董”。
“小小董”趁着老师们来,我和妻都不大管他,玩起了手机游戏。

图七:一个月前,天气还是很热的,老师们的到来,让我心里觉得真是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好在,他们是骑游,心情是愉快的。
听老师们说,走的是河堤,并不热。
梨花暮雨老师吃西瓜。
霍其韶老师不吃,非要先研究研究《鄢陵县地名志》。
《鄢陵县地名志》是我七八年前开始买或通过其他途径弄来的。截止2009年,一共珍藏了五本。
再后来,想弄一本《鄢陵县地名志》,根本就没可能了。
当时,觉得多,也不是太稀罕,心想,反正有这么多。
送了许昌作家柯峥一本,送了行行老师一本。还有两本,不知道给谁了。
现在,就这一本,想送,也不能了。
真觉得有些对不起霍其韶老先生的这种认真劲儿。
图八:我用行行老师的相机,给四位来自吉鸿昌将军故里的骑友们拍的合影。
图九:梨花暮雨老师给我拍的图片。
梨花暮雨老师说我“占永阳光帅气,热情亲切,文质彬彬,有些瘦弱。”
我看不清自己,但想想,热情亲切应该是有的,瘦弱是更加肯定的。但不知道算不算“阳光帅气和文质彬彬。”

图十:王义民老师身后,有两个柜子,一个是橱柜,一个是书柜。
我放的书应该也不少,因为地方狭窄,只好把一部分书搁在了办公室,搬了两次家,没办法,把一些次要的,就直接卖给了收破烂的老头儿。
图十一:行行老师原先也是用卡片机,现在,换代了。
图十二:梨花暮雨老师拍的鄢陵县南坞乡政府大门。
办公楼左侧露了一个角的红瓦房,就是我家所在。

图十三:行行老师第一次来我家,我还在旧瓦房里住,那次,妻在家简单地做了几个菜。
再往后,老师再来,没吃过饭。
我心里是真想让老师们在家吃饭的,哪怕简单地弄俩菜,喝碗面条。
可,老师们还是走了。
站在乡政府大门口儿,我望着老师们远去。
梨花暮雨老师回头,给我挥手告别。
心里竟有了些许不舍的感伤。
后来,看两位老师的博客,知道他们出南坞村,到了鄢陵县南坞乡清流河、青年湖,经鄢陵县陶城乡,过西华县,返回扶沟县城。

图十四:想起了行行老师第一次来,就找出了当初的图片。
而今,那曾经的月亮门,那破旧的瓦屋,已然被一所在建楼房所掩埋。
这是行行老师和王义民老师刚到,我赶紧给老师提水洗脸祛暑。

图十五:那次,做了四个小菜:藕、芹菜肉丝、蚕豆,还有一个想不起来了。
妻说,这四个菜,买回来自己做,很便宜,就花了十九元钱。
所以,若是老师们再来,若是因为怕占永破费而不吃饭就走,就是完全没必要的了。
简单一些,十几块钱,不贵吧?
真要还是觉得贵,那也可以,走到这儿,刚好是饭点儿,到俺家,俺吃捞面,恁也吃捞面,俺吃汤面,恁也吃汤面。
所以,下次来,坚决要吃饭。

图十六:行行老师来,有赠我书籍。
《周口人文》、《扶沟之歌》。
图十七:《扶沟词联》。
扶沟县诗词学会、扶沟县楹联学会主办。
行行老师是既是创刊人之一,又是主创者。

图十八:《桐丘诗联》还是《桐丘词联》?
桐丘,是扶沟县的古称。
题字的,看看,可不简单,是张海,中国书协主席。

图十九:周口市委统战部主编的《统战情》。
行行老师有回忆文章在其中。

图二十:《吉鸿昌故事集》。
行行老实说,让小小董看。
小小董还没看,小董就看完了。

图二十一:行行老师这次送我的最特殊的一本书。
《扶沟文史资料》第九辑。
看不出什么特殊之处吧?

图二十二:看到了吧!
毛边书!
可遇不可求啊!
就为这本书,下次行行老师再来南坞村,我也得请他吃两碗捞面条儿。
加载中,请稍候......